2.8萬年前的「拉佩多孩童」: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類的混血之謎
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穎的放射性碳定年法,成功推算出「拉佩多孩童」的年齡,這具骨骼同時展現了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類的特徵。根據最新研究,這具擁有混合特徵的孩童骨骼,年代約為2.8萬年前,這項發現顛覆了考古學家對當時葡萄牙地區埋葬儀式的初步認知。
巴塞隆納大學的考古學家若昂·齊良(João Zilhão)表示:「這名孩童的死亡可能讓當地被視為禁忌或不適合進行日常狩獵活動,導致人們避開該地,直到事件從社會記憶中淡去。」這項新研究結果已於3月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
1998年,這具孩童骨骼在葡萄牙中部拉佩多山谷的拉加爾·維爾霍巖棚中被發現。當古人類學家從泥土中取出骨骼時,立即注意到這具骨骼呈現出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類的「鑲嵌」特徵,顯示這可能是一個混血個體。例如,孩童擁有像現代人類的突出下巴,但腿部卻短而粗壯,類似尼安德塔人。
1990年代末,這具混血孩童骨骼及其相關的埋葬儀式並未被立即接受為對拉佩多遺址的有效解釋。拉佩多孩童的發現比第一個尼安德塔人基因組定序早了十年,這項突破為我們理解人類與已滅絕近親之間的混血提供了重要線索。如今,我們從古代DNA中得知,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類在數千年間多次混血。
然而,研究拉佩多孩童的最大挑戰在於定年困難。過去曾四次嘗試使用傳統的放射性碳定年法來縮小埋葬的時間範圍,但由於儲存狀況不佳和方法學問題,只能得出距今2萬至2.6萬年的寬泛範圍,這比附近動物骨骼的年代要晚得多。
透過一種名為「化合物特定放射性碳分析」(CSRA)的新方法,研究人員確定拉佩多孩童的年代比原先認為的早了數千年。邁阿密大學的地球化學家、研究第一作者貝珊·林斯科特(Bethan Linscott)表示:「化合物特定放射性碳定年的關鍵優勢在於,它能有效去除考古骨骼中的汙染,這對於儲存狀況不佳的骨骼尤其重要,因為即使是微量的汙染也會嚴重影響定年準確性。」
研究團隊進一步重新定年了三樣被認為與拉佩多孩童埋葬儀式相關的物品:一隻幼兔的骨骼(發現於孩童上方)、紅鹿骨骼(發現於孩童肩膀附近)以及孩童腿下的木炭(被認為是儀式用火)。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只有兔骨與拉佩多孩童屬於同一時期,而木炭和紅鹿骨骼的年代則要古老得多,顯示它們在孩童埋葬前就已存在於該地。
基於新的定年技術,研究人員推測,這隻兔子可能是作為供品被放置在拉佩多孩童的裹屍布上,隨後墓穴被填埋,時間約為2.8萬年前。此後,該遺址被遺棄了至少兩千年。
韋爾斯利學院的古人類學家亞當·範·阿爾斯戴爾(Adam Van Arsdale)表示:「雖然我們沒有拉加爾·維爾霍遺址的基因證據,但提供更精確的年代確認,讓我們能基於形態學更好地理解尼安德塔人被智人取代的過程。」研究人員正在釐清這兩個群體在時間上的重疊程度,以及彼此共享的特徵是否具有優勢,尤其是考慮到尼安德塔人在約4萬年前滅絕,而現代人類卻持續繁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