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辛酸入侵全球環境 人類健康拉警報
全氟辛酸(TFA)屬於全氟烷基物質(PFAS)家族,這類化學物質因分子結構中的碳氟鍵結極度穩定,在環境與人體中幾乎不會分解,被科學界稱為「永久性化學物質」。
與多數PFAS物質相同,TFA具有極佳的水溶性,使其能輕易透過水迴圈系統擴散至全球。雖然部分產業相關研究人員聲稱TFA可能自然生成,但多數科學家認為缺乏確切證據,其主要來源仍是人類工業活動,包括製造業、農藥使用等過程中其他PFAS物質的降解產物。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冷媒替代品廣泛使用於冰箱、冷氣、汽車等裝置的氟化氣體(F-gases),正是TFA的重要來源。諷刺的是,這些原本用來取代破壞臭氧層的氟氯碳化物(CFCs)的替代品,如今卻帶來新的環境隱憂。
近年來全球多項研究資料顯示,TFA濃度呈現驚人增長。歐洲科學家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發表的綜合分析指出,從雨水、土壤到人體血液、飲用水等樣本中,TFA含量皆明顯攀升。研究團隊警告,人類暴露於TFA的程度正「不可逆地增加」,必須盡快採取行動減少排放。
環境汙染物專家大衛·貝林格向《衛報》表示:「全球各地的TFA濃度都在上升,無一例外。中國地表水中的TFA含量在十年內暴增17倍,美國23年間也增加6倍。」他強調:「無論身在何處,只要喝水就會攝入大量TFA。」
目前科學界最關切的是TFA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影響。雖然部分PFAS物質如全氟辛烷磺酸(PFOS)已被證實可能致癌,並與甲狀腺疾病、肝損傷等健康問題相關,但TFA的健康風險仍存在爭議。有研究推測TFA可能影響胎兒發育與生育能力,但尚缺確切證據。
德國聯邦化學品辦公室已於2025年5月向歐盟提案,建議將TFA正式列為生殖毒性物質。業界預測美國等國家可能跟進管制。歐盟ZeroPM計畫研究員莎拉·海爾直言:「TFA無所不在,美國很快就會展開相關討論,重點在於如何應對這個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