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新研究:無聲之中,亦有「聽」見

新研究:無聲之中,亦有「聽」見

咱們平常只聽得到聲音嗎?還是也能聽見無聲呢?這問題可是存在了數百年的哲學辯論主題,分成兩大陣營:知覺派(咱們真的能聽見無聲),以及認知派(咱們只是判斷或推論出無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在以事件為基礎的聽覺錯覺裡,無聲居然可以「取代」聲音。

吳瑞哲(Rui Zhe Goh)等人指出,在由事件呈現所引發的三種顯著聽覺錯覺中,無聲能取代聲音。圖片出處:Finmiki。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生吳瑞哲表示:「一般來講,咱們都認為聽覺只跟聲音有關。」

「但不管無聲是什麼,它可不是聲音,它是聲音的缺席。」

「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的研究顯示,無物也能是你聽得到的東西。」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員查茲・費爾斯通博士(Dr. Chaz Firestone)說:「哲學家們老早就開始辯論,無聲到底能不能被咱們真正知覺到,但一直都沒有直接針對這個問題的科學研究。」

「我們的研究方向是,探究大腦對待無聲的方式,是否跟對待聲音一樣。」

「要是無聲能跟聲音一樣引發相同的錯覺,那或許就證明,咱們真的能聽見無聲。」

就像視覺錯覺會騙過人們的眼睛一樣,聽覺錯覺也能讓人感覺一段時間比實際的更長或更短。

有個例子叫「一勝於二錯覺」(one-is-more illusion),在這個錯覺裡,就算兩個序列的長度相同,一聲長嗶聲聽起來也會比兩聲連續的短嗶聲更長。

在一項有1000名受試者參與的測試中,研究作者把「一勝於二錯覺」裡的聲音換成了無聲時刻,把這個聽覺錯覺重新改造成了他們所稱的「一無聲勝於二無聲錯覺」(one-silence-is-more illusion)。

他們得到了相同的結果:人們覺得一長段無聲比兩小段無聲更長。其他無聲錯覺也得到了跟聲音錯覺一樣的結果。

受試者被要求聆聽模擬繁忙餐廳、市場和火車站嘈雜聲的音景。

接著,他們要在這些音軌中,留意所有聲音突然停止、產生短暫無聲的時段。

研究的重點不只是這些無聲能讓人產生錯覺。

而是科學家原本認為只能由聲音引發的那些錯覺,在聲音被無聲取代後,效果依舊相同。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伊恩・菲利普斯教授(Professor Ian Phillips)表示:「至少有一樣東西,咱們能聽到但它不是聲音,那就是聲音消失時的無聲。」

「那些看似聲音聽覺處理獨有的錯覺和效應,在無聲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這表示咱們真的也能聽見聲音的缺席。」

這些研究成果建立了一種研究缺席知覺的新方法。

科學家們表示:「我們打算持續探究人們能聽見無聲的程度,包括我們是否能聽見那些前面沒有聲音的無聲。」

「我們也打算研究視覺上的消失,以及其他一些人們能感覺到缺席的例子。」

此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_____

吳瑞哲等人,2023年。無聲的知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120卷(第29期):e2301463120;doi: 10.1073/pnas.230146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