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北美最古老長毛象現蹤!21萬年前化石改寫生物遷徙史

北美最古老長毛象現蹤!21萬年前化石改寫生物遷徙史

科學家透過跨國DNA研究計畫,在加拿大育空地區的老鴉河畔發現一顆距今21.6萬年的長毛象臼齒化石。這項重大發現改寫了學界認知,證實長毛象抵達北美的時間比原先推測至少提早10萬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古遺傳學中心研究員卡米洛·查康-杜克表示,這枚化石的特殊之處在於,同期北美出土的象類化石多屬長毛象出現前的其他物種。

研究團隊從這具被命名為「老鴉長毛象」的化石中成功提取DNA,並將其納入涵蓋百萬年演化史的基因組比對計畫。分析顯示,該標本雖屬「深時DNA」中最古老的北美樣本群組,但全球最古老的長毛象DNA仍屬俄羅斯出土、距今約130萬年的樣本。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分子生物學與演化》期刊。

長毛象祖先原棲息於熱帶非洲,約300萬年前開始向北半球遷徙,逐漸適應寒冷氣候。為追溯演化歷程,團隊比對了34件新發現的DNA樣本與過往研究的200多筆資料,這些樣本主要來自西伯利亞與北美地區。研究人員特別針對粒線體基因組進行定序分析,並結合放射性碳定年與分子鐘技術推測樣本年代。

查康-杜克興奮地描述,當DNA分析結果與地質層證據完美吻合時,堪稱研究過程的「頓悟時刻」。他強調團隊改良了傳統分子鐘技術,透過單一樣本獨立運算大幅提升年代判讀精準度。這項突破性技術也證實,長毛象早在40萬年前就已現蹤美洲大陸,比過去推測的12萬年前更為久遠。

研究指出,最早抵達北美的哥倫比亞長毛象(肩高約4公尺)於150萬年前經白令陸橋遷徙而來,而體型較小的長毛象(肩高約3.4公尺)則在70萬年前起源於西伯利亞東部。氣候變遷對物種多樣性影響顯著,團隊發現冰河時期初期寒冷階段有利長毛象擴散,而暖化時期則迫使族群退居避難所。

多數長毛象於1.05萬年前隨冰河時期結束而滅絕,僅存於阿拉斯加與西伯利亞島嶼的孤立族群又延續數千年,最後一批約在4000年前消失。這項研究不僅釐清長毛象遷徙路徑,更為古生物適應氣候變遷提供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