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1925年沙洞慘案:『史上最偉大洞穴探險家』的悲慘結局

1925年沙洞慘案:『史上最偉大洞穴探險家』的悲慘結局

據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所述,1925年1月30日,佛洛伊德·柯林斯踏上了一場探險之旅,他要探索的是一個當時無名的洞穴,也就是如今猛獁洞國家公園內的沙洞。

當時的美國正處於所謂的『洞穴戰爭』時期,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探險家與開發者們都急於開發猛獁洞地區,想從蓬勃發展的旅遊業中獲利。

在一次偵察行動中,柯林斯發現了一個極具旅遊開發潛力的洞穴入口——它交通便利,且距離猛獁洞等知名景點不遠。嗅到其中的商業契機後,他與土地所有者達成協議,若探索洞穴的計劃可行,就將利潤平分。

這位探險家僅帶著一盞煤油燈,便進入了沙洞,開始艱難地穿越洞穴通道,在狹窄的走廊中擠行,在低矮的岩石頂下爬行。似乎在他準備返程時,災難降臨了:一塊重達12公斤(27磅)的岩石滑落,夾住了他的腳踝。他徹底被困住了。

當天晚些時候,柯林斯的鄰居發現他未歸,於是一場由當地探險家、地質學家和熱心民眾組成的救援行動展開了。搜尋人員在沙洞外看到了他掛著的外套,這裡便成了搜尋的重點。

然而,洞穴的部分割槽域極為狹窄,難以通行。17歲的少年朱厄爾·埃斯蒂斯設法爬得足夠近,能與柯林斯交流,但卻無法實際靠近他,更別說移開那塊決定他命運的岩石了。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柯林斯愈發寒冷、疲憊,還開始出現昏迷狀態。最終,人們開始艱難地挖掘豎井,希望能抵達這位洞穴探險家所在之處,但進展緩慢。

到了2月3日,全國媒體得知了這場救援行動,引發了一系列轟動的報紙文章和電臺廣播,吸引了公眾的關注。1925年2月6日《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標題為:『曾夢到被困』。柯林斯的繼母稱,就在探險前一週,他描述過一個噩夢,夢中他因落石被困在了洞穴裡。她苦苦哀求繼子不要去,但那卻是她最後一次見到他。

媒體報道愈發聳人聽聞,還傳播了一些現場流傳的不實說法,比如這場磨難是精心策劃的騙局,柯林斯實際上是被謀殺的。

在接下來的一週左右時間裡,豎井不斷推進,到2月14日時,已挖到近17米(55英尺)深。

2月16日,豎井打通到了通道處。人們發現佛洛伊德·柯林斯已經死亡。他死於暴露、疲憊和飢餓,而在人們找到他的屍體時,他僅僅去世了24小時。

起初,洞穴被封起來,屍體留在裡面以防止更多意外發生。不過幾周後,他的遺體被移出,得到了妥善安葬,他被葬在了猛獁洞浸信會教堂公墓。他的墓碑上刻著:『史上最偉大的洞穴探險家』。

如今,人們仍可欣賞肯塔基州中南部那些標誌性的洞穴,不過最好還是沿著已有的路徑和既定的步道遊覽。北美這片洞穴密佈的區域包括猛獁洞國家公園,它是世界上已知最長的洞穴系統,至少綿延686公里(426英里)。除了令人驚歎的景色和地質奇觀外,洞穴中還儲存著古代鯊魚的化石遺蹟——這在現代肯塔基州可不是常見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