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日本「RESILIENCE」登月器今入軌!二次挑戰登陸月球

日本「RESILIENCE」登月器今入軌!二次挑戰登陸月球

日本民間企業ispace的「RESILIENCE」登月器即將進入月球軌道,這是該公司第二次嘗試登陸月球。2023年的首次嘗試以失敗告終,當時「白兔-R任務1號」在最後階段疑似因推進劑不足而硬著陸,最終墜毀在月球表面。

近年來,登月任務的成功率並不高,就連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SLIM」探測器也僅實現了側面軟著陸。這次「白兔-R任務2號」(即RESILIENCE)能否順利完成任務,備受各界關注。

這艘登月器搭載了多項重要裝置,包括水電解裝置、食物生產實驗裝置和深層輻射探測器。特別的是,它還攜帶了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開發的記憶光碟,收錄了275種語言的文化資料。對於動漫迷來說,更令人興奮的是與萬代南夢宮研究所合作打造的紀念合金板,其設計靈感來自《鋼彈》系列中的「宇宙世紀憲章」。

此外,登月器上還有一件名為「月球屋」的特殊藝術品,將由月球車「TENACIOUS」放置於月表。這臺月球車除了執行藝術品安置任務外,還將對月球土壤(regolith)進行科學分析。

ispace創辦人兼執行長袴田武表示:「RESILIENCE已成功完成月球飛越任務,並按計劃在低能量轉移軌道上順利執行了約兩個月。我們已做好最後接近月球的準備,在接下來一個半月的登陸過程中,團隊將全力以赴,不負眾望。」

RESILIENCE於1月15日與「藍幽靈任務1號」一同發射,後者已於3月2日成功登月。兩者抵達時間的差異源於不同的軌道設計,ispace選擇的低能量轉移軌道使飛行距離達到地月距離的近三倍。

根據計劃,RESILIENCE將不早於6月6日在月球北部的「冷海」(Mare Frigoris)區域著陸。這次任務能否為日本民間太空探索寫下新篇章,全球太空迷都在引頸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