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科幻想像!科學家打造全球首款可觸控3D全息影像
西班牙納瓦拉公立大學(UPNA)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革命性的空中3D顯示技術,透過彈性擴散器與高速投影技術,使用者能直接用雙手與虛擬物件進行自然互動。這項突破性研究由Elodie Bouzbib博士領軍,結合多位跨領域專家的智慧結晶,包括來自智慧城市研究所的Asier Marzo與Iñigo Ezcurdia等成員。
「電影中常見的全息影像其實屬於體積顯示技術,」研究主要作者Bouzbib解釋道:「這種真3D圖形能懸浮在空中,無需配戴VR眼鏡就能從各角度觀看。最吸引人的是它採用『走近即用』的互動模式,使用者無需學習複雜操作。」
研究團隊指出,雖然市面上已有Voxon Photonics等公司的體積顯示器原型,但都無法實現直接互動功能。專案負責人Marzo強調:「我們要達成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像操作手機那樣自然地抓取、拖曳3D物件,充分發揮人類與生俱來的空間感知能力。」
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採用每秒2,880幀的高速投影系統,配合特殊設計的振動擴散器。傳統硬質擴散器可能因碰撞導致損壞,團隊經過反覆測試,最終選用特殊彈性材料取代,並開發相對應的影像校正演演算法來克服材料變形問題。
實際應用展示中,研究人員能用食指與拇指捏取立方體進行移動旋轉,甚至模擬手指在表面行走的動作。這種直覺式互動將徹底改變教育領域,例如讓學生直接拆解組裝引擎模型,或在博物館實現多人協作互動,完全擺脫VR頭盔的限制。
這項名為FlexiVol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並將在2025年4月於橫濱舉行的CHI國際會議上正式發表。該會議預計吸引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在內的4,000多名研究者參與,共同探討人機互動技術的最新發展。
此研究屬於歐盟研究理事會(ERC)資助的InteVol計畫,該機構專門支援歐盟境內最具前瞻性的科研專案。相關論文與展示影片已公開於HAL資料庫與YouTube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