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資料隱私的價值觀:情境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

資料隱私的價值觀:情境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

在這個高度連結的時代,個人資料保護與運用已成為企業、政策制定者和民眾共同關注的焦點。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人們對隱私的態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不同情境和資料用途產生顯著變化。

「隱私沒有絕對價值,」研究共同作者Fabio Duarte指出,「資料應用的方式會直接影響人們對隱私侵犯的感受。」這項發表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通訊》的研究,透過名為「資料卡槽」的創新遊戲實驗,深入探討公眾對不同生活領域資料隱私的評價。

研究團隊開發的這款卡牌遊戲包含12種資料型別,涵蓋個人檔案、健康資料、車輛位置資訊等,並分為家庭生活、職場和公共空間三大應用場景。遊戲已在18個國家實體進行,另有來自74國的玩家參與線上版本,總計收集超過2,000筆玩家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玩家最重視的是個人移動資料,保留率達43%;其次是健康資料和公共事業使用資料。有趣的是,寵物健康資料的保留率最低,僅約10%。但更重要的是,隱私價值高度取決於具體應用情境。

「當資料使用能帶來明確效益時,人們對隱私的顧慮就會降低,」研究員Simone Mora解釋。例如將健康資料與環境資料結合,用於改善工作場所的整體健康狀況,雖然涉及隱私,但多數人認為值得交換。

這項研究對城市治理尤其重要。研究團隊建議,政策制定者應採取更靈活、以使用者為導向的方式來理解公眾對資料隱私的看法。透過公開資料使用計劃並納入居民意見,不僅能制定更可行的政策,也能有效降低民眾的隱私疑慮。

「關鍵在於透明度和參與,」Duarte強調,「當城市明確說明資料用途並讓居民參與決策過程時,人們對隱私的擔憂就會大幅減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