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止痛藥竟能阻止癌症擴散?科學家揭開驚人機制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免疫系統如何對抗癌症轉移。所謂轉移,是指癌細胞從原發腫瘤脫離,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這正是超過90%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這些「叛逃」的癌細胞因為孤立無援,反而成為免疫系統T細胞的絕佳攻擊目標。T細胞是免疫系統的前線戰士,專門攻擊並摧毀受感染和癌變的細胞,而單獨行動的癌細胞更容易被消滅。
研究團隊在篩選與轉移相關的免疫系統基因時,意外發現了一個關鍵基因——Arhgef1。這個基因會抑制T細胞的活性。當他們研究缺乏Arhgef1基因的T細胞時,發現這些小鼠的癌細胞從原發腫瘤轉移到肺部和肝臟的情況明顯減少。但Arhgef1並非T細胞問題的根源,真正控制它的是另一個因素,而這正是研究團隊發現與阿斯匹靈驚人關聯的關鍵。
研究人員發現,T細胞抑制基因的啟動是由血小板產生的一種蛋白質所觸發。血小板是幫助血液凝固的細胞碎片,但有時凝血反而會帶來問題。阿斯匹靈能減少一種名為血栓素A2(TXA2)的凝血蛋白質的產生。先前的研究已經暗示,每天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可能有助於預防癌症轉移,而這項研究正是揭開了其中的機制。
「當我們發現TXA2是啟用T細胞抑制效應的分子訊號時,簡直是『尤里卡時刻』!在此之前,我們並未意識到這一發現對於理解阿斯匹靈抗轉移活性的意義。這完全出乎意料,讓我們走上了與預期截然不同的研究道路。」第一作者楊傑博士在一份宣告中表示。
研究團隊在兩組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身上進行了測試:一組給予阿斯匹靈,另一組則作為對照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服用阿斯匹靈的小鼠轉移發生率較低,且這一過程涉及T細胞。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癌症患者都應該立即衝到藥房囤積阿斯匹靈。不僅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畢竟人類與小鼠並不完全相同——而且長期服用阿斯匹靈也可能帶來副作用,包括胃潰瘍和更容易出血。
儘管如此,這項研究的結果仍然令人振奮。如果阿斯匹靈被證明是一種可行的治療方法,其低廉的成本將使其更具吸引力。「阿斯匹靈或其他能夠針對這一途徑的藥物,可能比基於抗體的療法更便宜,因此在全球範圍內更容易普及。」楊博士補充道。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自然》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