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突破性研究:科學家開發環保半導體製程 蛋白質常溫合成量子點

突破性研究:科學家開發環保半導體製程 蛋白質常溫合成量子點

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一項革命性研究成果,成功開發出環保友善的半導體材料製備技術。這項突破性進展有望徹底改變傳統電子產業高汙染、高能耗的生產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半導體元件普遍採用有毒溶劑,且需在高溫高壓環境下製造,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負擔,更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這項由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Leah Spangler博士,與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教授Michael Hecht共同主導的研究,首創使用蛋白質在常溫水溶液中合成量子點半導體材料的新技術。

這項刊登於《ACS中央科學》期刊的重要研究,首度採用「從頭設計蛋白質」(de novo proteins)來控制量子點的合成過程。Spangler教授強調:「這些蛋白質並非取自天然生物,而是為特定目的全新設計。此研究證明,透過蛋白質設計能精準調控材料特性,為未來研究開闢了嶄新的方向。」

該技術靈感來自自然界中蛋白質生成材料的生物礦化現象,但這是有史以來首次成功利用人工設計蛋白質來控制量子點合成。這項突破不僅大幅降低製程能耗,更避免了有毒化學物質的使用,為電子產業的永續發展帶來新的可能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