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年前的藝術奇蹟:霍赫勒菲爾斯水鳥雕像
考古
04-01
這件僅4.7公分長的猛獁象牙雕刻,是考古學家在德國西南部霍赫勒菲爾斯洞穴發現的曠世珍寶。作為全球最古老的鳥類形象藝術品,它見證了舊石器時代人類驚人的創作力。
2001至2002年間,考古團隊在洞穴中陸續發現這尊水鳥雕像的殘件。工匠以驚人的細膩手法,在方寸之間刻劃出錐形鳥喙、短小雙足、扇形尾羽,甚至用細線表現羽毛紋理。根據其伸長的頸部特徵,學者推測原型可能是潛鳥、鸕鶿或鴨類等水禽。
同期出土的還有馬頭(或穴熊)雕像與獅首人身像,這三件作品共同顯示多瑙河上游地區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約5萬至1.2萬年前)已是文化創新的重要中心。主導研究的康拉德教授在《自然》期刊指出,這些創作可能反映人類對動物的審美崇拜,而非單純的狩獵巫術道具。
霍赫勒菲爾斯洞穴屬於奧瑞納文化時期(約4.3萬至2.8萬年前),當時尼安德塔人已滅絕,現代智人在歐洲蓬勃發展。這個族群創造出史無前例的藝術爆發期,包括著名的維納斯雕像、骨笛、精緻珠寶與洞穴壁畫,其中動物主題佔據重要地位。
雖然2008年同洞穴發現的「霍赫勒菲爾斯維納斯」(4.1萬年前)略為年長,但這組象牙雕刻群整體見證了人類藝術革命的關鍵時刻。如今這些珍品多收藏於德國布勞博伊倫史前博物館,水鳥雕像的3D掃描檔也可在網路觀賞。
從扭曲精靈面具到埃及機械犬,遠古人類總用藝術記錄他們眼中的世界。這隻展翅欲飛的象牙水鳥,正是人類永恆創作慾望的最早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