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西藏湖泊急速擴張:科學家急於解開背後原因

西藏湖泊急速擴張:科學家急於解開背後原因

在全球許多湖泊逐漸縮小的同時,西藏高原北部卻經歷了驚人的湖泊擴張現象。透過數十年的衛星影像,科學家發現這些湖泊的快速增長與氣候變化導致的降水量增加及冰川融化密切相關。這種水位上升不僅改變了當地地貌,更可能對生態系統、基礎建設及人類居住環境帶來深遠影響。

科學家透過分析衛星資料,發現西藏高原北部是湖泊變化最顯著的區域。過去三十年間,全球許多湖泊面積縮小,但這片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高海拔地區,湖泊數量與面積卻大幅增加。衛星影像清楚展示了西藏西南部羌塘地區尼瑪縣和且末縣的變化,這些地方原本是乾燥的高海拔草原。1994年8月1日,Landsat 5的專題製圖儀(TM)拍攝了一張影像,而2024年8月11日,Landsat 9的操作性陸地成像儀-2(OLI-2)則記錄了另一張影像,兩者對比顯示湖泊面積顯著擴大。

自1970年代以來,Landsat衛星持續提供西藏高原的影像,為科學家提供了長期資料進行分析。一項基於Landsat資料的全球研究發表於《科學》期刊,指出1992年至2020年間,西藏高原北部擁有全球增長最快的湖泊。2024年發表的一項針對西藏高原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1991年時,高原上共有4,385個面積大於0.1平方公里的湖泊,其中4.2%的面積介於10至50平方公里,2.9%大於50平方公里,總面積達37,471平方公里,比伊利湖還大。到了2023年,湖泊數量已超過6,159個,總面積達53,267平方公里,幾乎與密西根湖相當。

西藏高原的湖泊特別容易受到面積變化的影響,因為它們大多位於內流盆地,意味著水流入但沒有自然出口。因此,降水量、蒸發速率、凍土季節性融化及冰川融化強度等因素,對湖泊數量與面積的變化起著關鍵作用。多項區域分析,包括發表於《科學報告》、《水文學期刊》及《整體環境科學》的研究,均聚焦於西藏高原的湖泊變化。這些研究分析數十年的Landsat影像,發現高原北部的湖泊面積大幅增長。

部分研究團隊指出,降水量增加是湖泊擴張的主要驅動因素,而其他團隊則認為氣溫上升及隨之而來的冰川與永久凍土融化也是重要原因。此外,一些研究人員探討了這些擴張湖泊的當前及預期影響。一個團隊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中報告,預計到2100年,湖泊擴張可能導致廣泛的社會與生態影響,包括數百公里的道路、數百個聚落及10,000平方公里的草原、濕地與農田被淹沒。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員方方姚(Fangfang Yao)表示,湖泊面積的急劇增加已導致居民家園被淹沒、牲畜被迫遷移,並使部分冰川湖面臨潰決洪水的風險。西藏高原是一個非常偏遠且環境嚴酷的地區,像Landsat這樣的衛星是觀察眾多湖泊及長期變化的唯一途徑。NASA地球觀測站的影像由米卡拉·加里森(Michala Garrison)使用美國地質調查局的Landsat資料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