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機場轉型新視野:從空運樞紐到區域電網守護者

機場轉型新視野:從空運樞紐到區域電網守護者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美國機場的電力需求在未來20年內可能暴增五倍。這不僅包括大型國際機場,連裝置簡陋的區域性小型機場也面臨同樣挑戰。隨著電動飛機時代來臨,地面充電設施的龐大需求更讓電力規劃成為當務之急。

隸屬美國能源部的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正運用「整合能源系統先進研究平臺」(ARIES)進行深度分析。研究團隊發現,機場發展在地發電與儲能系統能創造雙贏局面。專案經理Scott Cary指出:「公共性質的機場需要思考,如何透過在地發電來分攤成本並提升供電韌性。」

令人振奮的是,分散式能源不僅能降低營運成本,還能將多餘電力回售電網。對區域機場而言,這套系統更能成為當地穩定的備用電力來源,形成所謂的「能源節點」。Cary補充說明:「許多鄉村機場擁有閒置土地,設定符合經濟效益的分散式能源系統,既能滿足機場用電需求,還能創造額外收益。」

為驗證這項構想,NREL與NASA聯手啟動「機場能源節點」(ÆNodes)研究計劃。研究團隊先以維吉尼亞州的溫徹斯特區域機場和康乃狄克州的特威德紐黑文機場為試點,建立可複製的研究模型。科學家們透過數千次模擬飛行航線,推估電動飛機的電力需求,為後續研究奠定基礎。

「我們先預測電力負載,再與電力公司協調系統最佳化方案。」Cary解釋道,「透過電力硬體在環測試,我們能虛擬驗證各種配置方案,讓電力公司確信這些裝置可以安全併網。」

隨著電動飛機認證程式陸續完成,機場基礎建設升級迫在眉睫。NREL將運用ARIES平臺詳細模擬兩座試點機場的電力系統,實際測試大規模充電負載對電網的影響,同時探索機場電力系統作為備用電源與創收管道的可能性。

「ÆNodes計劃的核心目標是為航空業、電力公司和機場生態系統鋪平轉型道路。」Cary強調,「我們正在從經濟、能源與交通等多重角度,主動尋求提升系統韌性的解決方案。」

NREL分析指出,機場若能投資電池儲能等在地發電設施,並將多餘電力回饋地方電網,將能最大化能源投資價值。透過與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的合作經驗,NREL將協助決策者看清這條轉型跑道上的每個關鍵點,確保電力基礎建設既安全又具投資效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