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攝護腺篩檢的男性,死亡風險激增45%
最新研究指出,持續避開攝護腺癌篩檢的男性,死於該疾病的風險大幅提高。一項橫跨七國、長達20年的大型研究顯示,未參與篩檢者的攝護腺癌死亡率比參與者高出45%。相對地,參與篩檢的男性死亡風險顯著降低。這凸顯了一個關鍵挑戰:理解為何部分男性拒絕篩檢,以及如何鼓勵更多人參與未來的國家篩檢計畫,以挽救更多生命。
這項大規模分析基於全球最大的攝護腺癌篩檢研究——歐洲攝護腺癌篩檢隨機研究(ERSPC)的資料,並在馬德里舉行的歐洲泌尿外科協會(EAU)大會上發表。攝護腺癌是全球112個國家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預計到2040年,其發病率將翻倍。國家篩檢計畫透過檢測血液中的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能夠早期發現疾病,提高治療成功率,並減少晚期病例所需的昂貴治療。
ERSPC的長期資料顯示,PSA篩檢計畫可將攝護腺癌死亡風險降低20%。最新的20年追蹤資料分析首次探討了多次拒絕篩檢邀請的影響,結果顯示了顯著的差異,強調了避開篩檢的風險。這項研究由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癌症研究所泌尿外科的專家主導。
在72,460名受邀參與篩檢的男性中,約六分之一(超過12,400人)未參與任何一次篩檢。這群人的攝護腺癌死亡風險比參與篩檢者高出45%。與未受邀參與篩檢的對照組相比,參與篩檢的男性死亡風險降低了23%,而未參與者則高出39%。
研究主要作者Renée Leenen博士指出,決定不參與篩檢可能是由多種複雜因素驅動的。這些男性可能是「健康逃避者」,意味著他們較少參與健康行為和預防性照護,這與那些更注重健康並積極參與篩檢的人形成鮮明對比。
研究發現,受邀但未參與篩檢的男性,其攝護腺癌死亡風險顯著高於未受邀或接受邀請的男性。因此,我們需要更深入瞭解這些男性的背景、他們選擇不參與的原因,以及如何激勵他們參與。這將有助於設計更具吸引力的攝護腺癌篩檢計畫,提高知情參與率,從而提升國家篩檢計畫的長期成功率。
透過EAU主導的PRAISE-U計畫,多個歐盟國家正致力於協調針對攝護腺癌的個性化、風險導向篩檢計畫。這項最新研究強調了國家篩檢計畫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參與率,並呼籲提高對這群高風險男性的篩檢意識,改善他們的篩檢可及性。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臨床泌尿科醫師Tobias Nordström博士表示,這項分析顯示,攝護腺癌篩檢的整體效益比以往認為的更高。對於計劃引入國家篩檢計畫的歐洲國家而言,參與篩檢的男性長期受益顯著提升。然而,這也凸顯了一群需要特別關注的男性,他們更容易發展為晚期攝護腺癌並因此死亡。我們需要更深入瞭解他們主動拒絕篩檢的原因,以及這種行為與診斷後較差預後的關聯。
這項次分析涵蓋了ERSPC中來自芬蘭、荷蘭、義大利、瑞典、瑞士、比利時和西班牙的161,000名55-69歲男性的20年追蹤資料。ERSPC於1990年在八個歐洲國家啟動,這項次分析的完整結果預計將於今年稍晚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