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發現!南極冰川「盜冰」現象加速87%
科學家近期在南極西部觀測到令人震驚的現象:一座快速移動的冰川正從鄰近較慢的冰川「竊取」冰層,這種被稱為「冰盜」的過程原本被認為需要數千年時間,但最新衛星資料顯示竟能在20年內完成。這項發現徹底改寫了我們對冰川動力學的理解,並對海平面上升提出新的警訊。
歐洲哥白尼哨兵1號衛星的詳細觀測資料顯示,南極西部的科勒東冰川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從鄰近的科勒西冰川吸取冰層。這項發表於5月8日《冰圈》期刊的研究指出,冰川間的相互作用遠比過去認知的更為動態且迅速。
科勒冰川與鄰近的波普、史密斯冰川同屬南極西部變化最劇烈的冰流系統。這些冰川位於阿蒙森海上的多森與克羅森冰架內陸,其冰層最終都會流入海洋,移動速度直接影響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
英國裡茲大學主導的研究團隊分析2005至2022年間的高解析度衛星影像,運用追蹤技術測量冰裂隙等特徵的位移,結合歐洲太空總署CryoSat任務的冰層變薄資料,發現研究區域內8條冰流中有7條加速流動,其中一條甚至速度倍增,唯獨科勒西冰川反而減速10%。
研究主持人希瑟·塞利博士解釋:「科勒西冰川改變流向朝科勒東冰川移動,可能是導致減速的主因。這種流向改變源自相鄰冰川截然不同的變薄速率,使得快速變薄的科勒東冰川能『盜取』鄰居的冰層。」
驚人的是,衛星資料證實這種「冰盜」過程在18年內就能完成,遠快於過去認知的漫長時間尺度。研究區域平均流速自2005年來增加51%,其中4條冰川加速60%至87%,2022年更有6條冰流平均流速突破每年700公尺。
裡茲大學安娜·霍格教授強調:「冰流重定向是當代冰蓋動力學的重要新機制,理解這種現象對預測冰川結構變化和未來演變至關重要。」這些發現揭示了漂浮冰架與接地冰蓋間前所未見的相互作用,將影響21世紀冰蓋質量變化與海平面上升預測。
歐洲太空總署極地科學叢集協調員馬丁·韋林博士指出:「這項研究突顯衛星觀測在時空覆蓋率上的獨特優勢,讓我們能完整評估極區變化。」研究團隊結合哨兵1號與CryoSat任務資料,首次完整呈現南極西部冰流數十年來的複雜演變過程。
這項突破性研究不僅改寫教科書知識,更為氣候變遷下的冰川行為提供關鍵見解。隨著極地暖化加劇,理解這些動態機制將有助提升海平面上升預測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