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全球海洋探勘大發現:超過850種新物種現身

全球海洋探勘大發現:超過850種新物種現身

在最近一次全球性的海洋生物探勘任務中,科學家們驚喜地發現了超過850種全新的海洋物種。這些新發現的生物種類繁多,從可愛到奇特,甚至有些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其中包括了新的鯊魚品種、海蝴蝶、泥龍、竹珊瑚、水熊、八放珊瑚、海綿、蝦子、螃蟹、珊瑚礁魚類、蹲龍蝦、管馬、帽貝、罩蝦、海蜘蛛以及脆星等。

日本財團-Nekton海洋普查計畫的執行董事海野光行(Mitsuyuki Unno)表示:「海洋覆蓋了地球71%的面積,但據估計,目前僅發現了大約10%的海洋生物,仍有約100萬至200萬種物種尚未被記錄。這些最新的發現展示了國際合作如何推動我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理解。」

這項全球性的合作計畫已經進行了10次探勘任務,利用潛水員、潛水艇以及遙控水下機器人(ROVs)深入海底,探勘深度從1米到4,990米不等。這些探勘任務不僅發現了許多新物種,還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然而,確認一個新物種的過程往往需要數年時間,因為只有在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上正式發表描述後,該物種才能被正式承認。為了加速這一過程,海洋普查計畫還舉辦了八次物種發現工作坊,旨在推進海洋物種的識別,促進全球科學合作,並推動分類學專業知識的交流。

海洋普查計畫的科學主管露西·伍德爾(Lucy Woodall)教授解釋道:「太多物種因為正式描述的過程過於緩慢而被擱置多年。我們迫切需要改變這一現狀,增加物種發現的步驟,讓我們能夠迅速啟動這一過程。每一個新物種——無論是鯊魚還是海綿——都加深了我們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以及它們為地球帶來的好處。」

海洋普查計畫的主任奧利弗·斯特茲(Oliver Steeds)補充道:「我們估計,發現10萬個新物種可能需要至少10億美元。我們正在為大規模物種發現奠定基礎,但我們的最終影響將取決於如何利用這些知識來支援海洋保護、氣候適應和生物多樣性保育。」

這些新發現不僅豐富了我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也為未來的海洋保護和生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國際合作的加強,我們有望在未來發現更多未知的海洋生物,進一步揭開海洋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