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沙漠驚現9000萬年前哺乳類化石!揭開遠古生態之謎
生物
05-08
蒙古戈壁沙漠的巴彥希雷組地層中,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全新屬種的澤列斯特科哺乳動物化石。
這隻名為「石井氏拉夫賈」的古生物生活在距今約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體型僅有老鼠般大小。牠屬於澤列斯特科,這是一類在晚白堊紀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真獸下綱哺乳動物。
岡山理科大學博士生大越司與研究團隊表示:「從蒙古戈壁沙漠晚白堊紀地層出土的大量儲存完好的哺乳動物化石,對理解中生代哺乳動物演化具有關鍵意義。這些珍貴化石主要來自巴倫戈約特組和扎多克塔組地層,但下伏的巴彥希雷組僅發現過兩件零碎的哺乳動物化石。」
這件澤列斯特科化石標本是2019年在巴彥希雷組地層發現的,包含一塊1公分長的下頜骨碎片,上面保留著最後一顆前臼齒遠端以及第一至第三臼齒。
岡山理科大學教授實吉元孝驚嘆道:「在遼闊的戈壁沙漠中找到如此微小的化石,簡直像是沙漠賜予的禮物,堪稱奇蹟!」研究團隊指出:「牠異常高大的臼齒和獨特的下頜形狀與已知近親截然不同,因此我們建立了新屬種。」
科學家發現,這種動物堅固的臼齒結構類似現代以種子和果實為食的哺乳類,這項發現相當耐人尋味——它顯示早期真獸類已經開始利用開花植物創造的資源。
研究顯示,石井氏拉夫賈不僅是巴彥希雷組發現的首件澤列斯特科化石,更是蒙古境內首次發現的該科物種。牠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澤列斯特科成員,年代與烏茲別克出土的最古老標本相當,暗示這類群體可能出現在早/晚白堊紀交界至晚白堊紀早期。
這項突破性研究已發表於《波蘭古生物學報》網路版,為古生物學界帶來嶄新視野。
_____
大越司等研究者。2025。《蒙古巴彥希雷組晚白堊紀澤列斯特科新種》。波蘭古生物學報70(1):193-203; doi:10.4202/app.012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