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驚人發現!25萬年前智人與尼安德塔人已展開三波混血

驚人發現!25萬年前智人與尼安德塔人已展開三波混血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東南大學的科學團隊,運用名為「IBDmix」的人工智慧基因分析工具,透過機器學習技術解碼基因組,成功繪製出智人與尼安德塔人之間的基因交流圖譜。這項突破性研究顯示,兩者之間的互動與混血不僅比過去認知得更為頻繁,時間點也大幅提前。

研究團隊精確定位出三個關鍵的混血時期:最早的接觸發生在約20-25萬年前,第二波在10-12萬年前,而規模最大的一次則出現在5-6萬年前。這項發現顛覆了現行人類遷徙理論——傳統觀點認為,現代人類25萬年前在非洲演化完成後,持續在當地生活了約20萬年,直到6-5萬年前才大規模遷出非洲並散佈至歐亞大陸,此時才首次接觸更早居住在歐亞的尼安德塔人與丹尼索瓦人。

普林斯頓大學整合基因組研究所教授約書亞·艾基指出:「我們的研究模型顯示,現代人類並非長期停滯在非洲,而是在演化成形後就不斷遷出又返回非洲。這項發現改寫了人類遷徙史,證明智人與其他人種的接觸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早且更頻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考古證據尚無法充分支援智人在5萬年前就已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的論點。雖然希臘南部曾發現至少21萬年前的智人頭骨化石,但這仍屬極端特例。

研究團隊特別之處在於,他們反向追蹤尼安德塔人基因組中的現代人類DNA片段。艾基教授解釋:「過去十年基因研究多聚焦尼安德塔基因對現代人類的影響,但反過來探究這個問題同樣充滿價值。」

這項研究也強化了一個重要觀點:尼安德塔人並未真正滅絕,而是被優勢人種智人的基因組所吸收。資料顯示,尼安德塔族群規模遠小於既往認知,當5萬年前大量智人湧入歐亞時,數量優勢使智人逐步取代並融合了日益稀少的尼安德塔人。

艾基教授強調:「我不傾向使用『滅絕』這個詞,因為尼安德塔人實質上是被融合了。根據我們的估算,這個本就瀕危的族群再減少10-20%,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科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