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密:早餐早吃、晚餐提早,輕鬆維持健康體重
想要維持理想體重,除了注意飲食內容,用餐時間點可能也是關鍵!最新研究發現,將早餐和晚餐時間提前,搭配拉長夜間空腹時段,有助於控制體重。這項為期五年的追蹤調查,分析了7,000多名中年受試者的飲食習慣,結果顯示「早鳥飲食組」的BMI指數普遍較低。
這項刊登在《國際行為營養與體能活動期刊》的研究,由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主導,並獲得la Caixa基金會支援。研究團隊追蹤了GCAT基因計畫中40至65歲的受試者,在2018年先詳細記錄他們的飲食時間、生活型態與身體資料,五年後再對其中3,000多人進行追蹤調查。
研究主要作者Luciana Pons-Muzzo博士解釋:「我們發現,配合提早用晚餐和早餐來延長夜間空腹時間,可能有助維持健康體重。這可能是因為提早進食更符合人體生理時鐘,能促進熱量消耗與食慾調節。不過目前還需要更多證據才能做出明確建議。」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男女在飲食習慣上有明顯差異。女性平均BMI較低,更傾向遵循地中海飲食,酒精攝取量較少,但心理健康狀況普遍較差。研究團隊運用「叢集分析」統計方法時,特別注意到一組男性族群——他們每天第一餐都在下午2點後才吃,平均空腹時間長達17小時。這組男性生活型態較不健康,包括吸菸率高、運動量少、教育程度較低且失業比例較高。
共同資深作者Camille Lassale博士指出:「我們觀察到,男性族群中有人透過跳過早餐來間歇性斷食,但這種方式對體重控制並無顯著效果。其他針對肥胖者的研究也顯示,長期來看,這種斷食法並不比單純減少熱量攝取更有效。」
這項研究屬於新興的「時間營養學」領域,不只關注吃什麼,更重視進食時間點。研究員Anna Palomar-Cros補充說明:「不規律的飲食模式可能打亂生理時鐘系統,影響人體晝夜節律與相關生理機能。」
這已是ISGlobal團隊在時間營養學領域的第三項重要發現。先前研究已證實,提早用晚餐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提早吃早餐則有助預防第二型糖尿病。
這項最新研究於2024年9月發表,是對同年10月發表論文的更新版本。想掌握最新科學突破?立即訂閱《每日科技》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