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幸福感驟降,顛覆傳統人生幸福曲線
很多人可能都曾聽過,高中時光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達特茅斯大學教授大衛·布蘭奇弗勞爾(David Blanchflower)及其同事發表的一篇新研究論文顯示,如今情況已大不相同。過去那個似乎無可避免的幸福「U型曲線」,如今正向著通往幸福的艱難上坡路轉變。
布蘭奇弗勞爾上月在一篇有關該研究結果的文章中寫道:「至少有600篇已發表的論文指出,幸福程度在年齡層面上呈U型分佈,反過來說,不幸福感則呈峰型分佈。在各種不同的資料集和衡量方式下,中年幸福感低谷的這一發現不斷得到驗證。」
他接著表示:「但現在不同了。如今,(平均而言)年輕人是最不幸福的群體。不幸福感如今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幸福感則隨著年齡增長而提升。而且這種變化似乎是從2017年左右開始的。壯年人比年輕人更幸福。」
幸福的U型曲線曾經有多普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從發達富裕國家到發展中國家,幾乎在每一個接受調查的人類社會中都能得到證實;在英語國家和非英語國家都能看到;在預期壽命高低不同、民主程度高低有別的地方,不論平均收入、國內生產總值或基尼系數如何,都存在這一現象。
布蘭奇弗勞爾在2020年一篇有關此現象的論文中寫道:「我在145個國家找到了幸福感低谷的證據,其中包括109個發展中國家和36個發達國家。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都有發現……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35個成員國,每一個我都找到了幸福感U型曲線。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我在138個國家都發現了這一現象。」
U型模式是如此基本,甚至不侷限於人類社會——在大型猿類群體中也能看到這一趨勢。看起來,這似乎不只是人類,更是人科動物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似乎由生物特性決定,在年少和年老時幸福,而在中年時最煩躁。
但如今情況不同了。
由於年輕人幸福感前所未有的下降,幸福的U型曲線如今更接近一條直線,生活滿意度在成年初期最低,在成年晚期最高。
布蘭奇弗勞爾在今年早些時候一場講述研究結果的演講中表示:「這真的有點嚇到我們了。突然間,我們開始注意到一些情況,那就是年輕人的幸福感迅速下降——年輕女性尤為明顯,但年輕男性的趨勢也是一樣。」
他補充道:「資料中的變化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
他解釋說,如今在美國,大約每九名年輕女性中就有一人稱自己每天都處於心理健康不佳的狀態。年輕男性的比例稍低——但每14人中就有一人如此,仍然令人十分擔憂。研究團隊發現,尋求心理健康服務、因自我傷害而住院,甚至企圖自殺的年輕人數量大幅上升。
雖然這一現象最初是在美國資料中發現的,但布蘭奇弗勞爾及其同事隨後的研究表明,這個問題遠不止存在於一個國家。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在全球80多個國家都發現了這種新的負向關係,從澳大利亞到辛巴威都有。
布蘭奇弗勞爾稱:「我研究的43個國家都出現了完全相同的模式。這有點可怕……我們多年前就該採取行動了。」
那麼,全球年輕人幸福感下降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呢?關鍵就在於:我們不知道。
那些簡單的答案似乎都站不住腳。布蘭奇弗勞爾強調,這種變化「不是新冠疫情造成的」;「新冠疫情只是延續了2011年就已開始的趨勢」。也不太可能是勞動力市場的原因,因為就在就業市場好轉的時候,年輕人的幸福感似乎就開始下降了。
布蘭奇弗勞爾告訴《科學美國人》雜誌:「在這裡,你需要找到一個大約在2014年左右開始,具有全球性且對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有不成比例影響的因素。任何提出解釋的人都必須找到符合這些條件的原因。」
「除了手機,我想不出其他原因了。」
這篇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已釋出在社會科學研究網(SSRN)伺服器上。
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正在掙扎,在美國可致電全國預防自殺生命線1-800-273-8255尋求幫助和支援。在英國和愛爾蘭,可撥打116 123聯絡撒瑪利亞會。國際求助熱線可在SuicideStop.com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