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尼安德塔人獨立發明骨製矛尖 考古發現改寫認知

尼安德塔人獨立發明骨製矛尖 考古發現改寫認知

最新出土的一枚8萬年前的動物骨製尖狀物,可能改寫我們對尼安德塔人技術能力的理解。這件在歐洲發現的骨片經過顯微鏡分析,顯示出明顯的切削痕跡與瀝青殘留,暗示它曾被安裝在某種桿狀物上製成投射武器。這項發現將尼安德塔人使用骨製武器的歷史推前了5萬年。

俄羅斯聖彼得堡史前實驗室的考古學家柳波夫·戈洛瓦諾娃團隊,在《考古科學期刊》七月號發表這項突破性發現。雖然已知尼安德塔人早在30萬年前就會製作木矛,但4萬年前的骨製武器證據卻十分罕見。這使得新發現的骨製矛尖成為目前已知最古老、也是唯一確認由尼安德塔人製作的同類武器。

這件出土於北高加索梅茲邁斯卡亞洞穴的文物,尺寸略大於美國郵票。研究團隊透過高倍顯微鏡和斷層掃描技術,發現骨片上有鋸切、雕刻和磨尖的痕跡。尖端的小裂痕顯示它曾被實際使用,而瀝青殘留則證實它曾被固定在矛桿上。該洞穴先前已出土三具尼安德塔人遺骸,以及野牛、鹿和山羊等獵物骨骼。

過去學界普遍認為,尼安德塔人是向從非洲遷徙至歐亞大陸的智人學習這類技術。已知最早的智人骨製武器——摩洛哥和南非出土的骨刀與骨矛,分別可追溯至9萬年前和6.2萬年前。然而這枚尼安德塔骨矛的年代,卻比智人抵達高加索地區(約3.4萬年前)還要早4.6萬年。

戈洛瓦諾娃指出,雖然這枚骨矛在尺寸形狀上與智人製作的武器相似,但其獨特的製作工法(缺乏智人武器的拋光工序)和久遠年代,顯示這是尼安德塔人獨立發展的技術。約翰尼斯堡大學考古學家賈斯汀·布拉德菲爾德認為,這項發現「為我們理解這個物種的認知能力開拓了新維度」。

不過,法國波爾多大學考古學家瑪爾維娜·鮑曼持保留態度。她認為從狩獵角度來看,這枚骨矛顯得過於輕薄,可能難以作為有效的武器尖端,建議需要與其他已知骨器進行更全面的比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