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埃及5000年前巖畫驚現「法老前身」?神秘轎中人疑為王朝奠基者

埃及5000年前巖畫驚現「法老前身」?神秘轎中人疑為王朝奠基者

考古學家在亞斯文北方約10公里處的Gebel Qurna遺址,意外在一堆碎石後發現罕見巖畫。這幅作品描繪一艘裝飾華麗的彎刀形船體,由五名人力逆流拖曳,另有站立槳手協助推進。船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置於高架轎中的坐姿人物。

研究主導者Dorian Vanhulle博士在最新論文中指出:「巖棚內的刻畫呈現典型早期統治者形象——僅露出頭部與右肩,下巴延伸線條符合第一王朝以來國王配戴假鬍鬚的傳統。」他特別補充:「人物頭頂的垂直線條雖難以確切解讀,推測可能是某種頭飾。」

這類巖畫在埃及極為罕見。Vanhulle透過比對其他文物紋飾推測年代,發現其與描繪首任法老納爾邁(約西元前3100年統治)的權杖頭圖案高度相似。船體風格更屬於前王朝過渡至早王朝時期的典型樣式,特徵包括垂直端部與「刀刃狀」船尾輪廓,與Wadi Abu Subeira地區發現的前王朝巖畫相互呼應。

Vanhulle強調:「船隻是埃及影象學中最常出現的主題。在前王朝時期(約西元前4500-3085年),船隻不僅普遍,更承載複雜的意識形態與象徵意義。」研究推測,這幅巖畫可能製作於第一王朝初期,甚至略早於納爾邁統治時期。

關於轎中人身分,學者認為可能是前王朝統治家族成員。當時北埃及的Naqada文化正向南擴張影響力,最終促成西元前四千年末埃及國家的形成。Vanhulle指出:「所有證據顯示,這幅巖畫是第一王朝初期政教權力委製的產物。」

可惜巖畫缺少第一、二王朝常見的王名框(serekh)銘文,使確切用途仍待考證。但此發現為理解埃及國家形成過程提供新線索,顯示早期統治者可能透過委製巖畫來宣示領土主權。該研究已發表於《Antiquity》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