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發現!科學家打造「動態軸子準粒子」探測暗物質
太空
04-19
暗物質雖然被稱為「物質」,但其實應該稱作「不可見物質」才更貼切,因為它完全無法被觀測到。不過,科學家發現軸子(axion)這種假想粒子與光之間存在極微弱但特定的互動作用,這可能成為解開暗物質之謎的關鍵。
哈佛大學徐蘇揚實驗室的博士研究員邱建翔領導的團隊,最近在錳鉍碲(MnBi2Te4)材料中發現了一種新型準粒子。這種被命名為「動態軸子準粒子」(DAQ)的現象,雖然不是真正的軸子,但其行為模式與軸子極為相似。倫敦國王學院的David J. Doddy Marsh博士興奮地表示:「這是史上首次發現類似軸子的準粒子!」
上世紀最重要的物理發現之一就是波粒二象性。就像光既是波也是粒子,軸子也被認為是一種波長極長、頻率極低的波動。Marsh博士用收音機來比喻探測原理:「就像你想收聽96.7FM的電臺,必須把收音機調到對應頻率。DAQ就像一臺可調頻的收音機,當它與暗物質軸子場的頻率匹配時,就會產生共振現象。」
目前DAQ的振盪頻率為44GHz,但科學家可以透過強磁場將其調諧到不同頻率。這項技術將能探測過去從未測試過的頻率範圍(對應不同質量的軸子)。雖然暗物質可能由弱互動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或其他未知成分組成,但Marsh博士樂觀表示:「如果軸子確實構成暗物質的主要部分(比如50-90%),未來10-20年內我們很有機會發現它。」
這項突破性研究已發表於《自然》期刊,為暗物質探測開啟了全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