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NASA SPHEREx任務:用102種紅外光譜為宇宙繪製全綵地圖,資料全民共享

NASA SPHEREx任務:用102種紅外光譜為宇宙繪製全綵地圖,資料全民共享

美國航太總署(NASA)最新太空望遠鏡SPHEREx正以革命性方式掃描整個天際。這臺今年3月升空的儀器,能在低地球軌道上用102種紅外波段捕捉宇宙細節,每週將觀測資料上傳至公開資料庫,讓專業天文學家與業餘觀星者都能探索星際奧秘。

「由於我們觀測範圍涵蓋整個天際,SPHEREx資料幾乎能應用於天文學所有領域。」加州理工學院IPAC天文物理資料中心負責人Rachel Akeson表示。IPAC是位於加州帕薩迪納的天文物理與行星科學研究中心。

SPHEREx承繼NASA廣域紅外巡天探測衛星(WISE)的任務精神,但技術大幅升級——WISE僅用4種紅外波段繪製星圖,SPHEREx卻能捕捉102種波長,提供更豐富的宇宙影像。

透過光譜分析技術,SPHEREx能辨識太空中的特定分子。科學家將利用這些資料,在銀河系中追蹤構成生命基礎的冰水與有機化合物。

這項任務還能協助研究人員探索宇宙在大爆炸後的膨脹過程,測量星系在宇宙歷史中發出的光線總量。透過資料公開,SPHEREx開啟了超越原定研究範疇的發現之門。

NASA秉持開放科學精神,要求SPHEREx團隊在觀測後60天內將資料公開。短暫延遲是為了進行資料處理,包括去除雜訊、校正偵測器效應,以及將影像對準正確的天文座標。

在兩年主要任務期間,SPHEREx每年將完成兩次全天域掃描,最終產出四套完整星圖。任務滿一年後,團隊計劃發布涵蓋全部102種波長的完整天體圖譜。

更令人期待的是,SPHEREx資料能與其他任務相輔相成: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篩選觀測目標、修正TESS系外行星凌日巡天衛星的資料,還能配合歐空局歐幾裡得太空望遠鏡及NASA即將發射的羅曼太空望遠鏡,共同研究暗物質與暗能量特性。

「SPHEREx延續了NASA太空巡天任務的傳統,」IRSA科學主管Vandana Desai表示,「人們將以我們想像不到的方式運用這些資料。」

SPHEREx全稱為「宇宙歷史、再遊離時期與冰層探測光譜光度計」,由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主導,是項跨國合作計畫,科學團隊遍及美國10所機構、韓國2所與臺灣1所研究單位。

所有資料經加州理工學院IPAC處理後,將透過NASA-IPAC紅外科學檔案庫向全球研究者開放,讓人類對宇宙起源與生命基礎有更深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