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讓心電圖華麗變身!廉價檢查竟能揪出致命心臟病
醫學
08-08
人工智慧即將讓這項隨處可見的低成本心臟檢查,搖身變成救命神器!全球數百萬人飽受結構性心臟病所苦,包括瓣膜缺陷和先天性異常等問題,卻因缺乏經濟有效的篩檢方法,往往等到病情惡化才被發現。
「我們有大腸鏡檢查、有乳房攝影,但對多數心臟疾病卻束手無策。」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副教授皮埃爾·埃利亞斯一語道破醫療缺口。為此,他和研究團隊開發出AI系統EchoNext,能從普通心電圖(ECG)資料中判斷哪些患者需要進一步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
驚人的是,這套系統在《自然》期刊發表的研究中表現超越心臟科醫師!即使醫師有AI輔助判讀,EchoNext仍以77%的準確率完勝醫師的64%。它特別擅長揪出心肌病變引發的心衰竭、瓣膜疾病、肺動脈高壓等問題。
心電圖雖是醫療界最常用的心臟檢查,但傳統觀念認為「從心電圖無法診斷結構性心臟病」。EchoNext打破這項鐵律,透過分析120萬組心電圖-超音波配對資料,建立了強大的深度學習模型。
實際測試更令人驚艷!在8.5萬名初次接受心電圖檢查的患者中,EchoNext標記出9%的高風險群。後續追蹤顯示,這些人中55%真的去做了超音波檢查,其中近四分之三確診有病——這個陽性率是常規檢查的兩倍!
「不知道有病,就無法治療。」埃利亞斯強調:「我們有望將全球每年4億次心電圖檢查,轉化為4億次篩檢結構性心臟病的機會,在最關鍵時刻挽救生命!」目前研究團隊已公開匿名資料集,並在8家急診室展開臨床試驗,要讓這項突破性技術造福更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