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煤電擴張計畫恐危及減排承諾
根據週四發布的一份報告,印尼計劃擴建用於工業供電的「自用」燃煤電廠,這可能威脅其到2030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諾,並阻礙其在十年後關閉所有燃煤電廠的目標。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高度依賴煤炭,是全球最大的排放國之一。然而,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安託去年承諾,將在15年內逐步淘汰煤炭,並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
根據倫敦能源智庫Ember的報告,印尼於去年11月公佈的新國家電力總體規劃顯示,儘管可再生能源將有所增長,但2030年後燃煤發電量也將大幅增加。Ember指出,這項新計畫「引發了對印尼最新電力總體規劃可能大幅增加燃煤發電的擔憂」。雅加達此前曾表示,到2030年,其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將達到44%。然而,新計畫卻包括在未來七年內新增26.8吉瓦的燃煤發電容量,其中超過20吉瓦來自所謂的自用燃煤擴建,這些電廠主要為工業供電,而非電網。
Ember資料顯示,印尼目前運營的燃煤電廠容量為49.7吉瓦,政府稱截至去年12月已有253座燃煤電廠投入運營。此外,還有數十座燃煤電廠正在建設中,包括自用燃煤電廠。印尼國有電力公司Perusahaan Listrik Negara並未回應置評請求。
Ember印尼高階氣候與能源分析師Dody Setiawan表示:「在全球市場轉向清潔能源之際,擴建自用燃煤電廠在經濟上並不合理。承諾明確的煤炭淘汰路徑並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將有助於印尼應對所有依賴煤炭的經濟體必須面對的多重挑戰。」
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警告,自用燃煤電廠的擴建主要集中在蘇拉威西島和北馬魯古群島,當地居民「將不得不承受因汙染暴露而產生的最高健康與經濟負擔」。CREA分析師Katherine Hasan指出,這些地區的居民將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2022年,印尼與發達國家達成了價值200億美元的「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旨在加速其清潔能源轉型。然而,截至目前,這筆資金幾乎未見蹤影。本月,印尼環境部匆忙再次承諾支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巴黎氣候協定》,此前其氣候特使曾暗示,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退出該協定,其相關性已受到質疑。報告指出,印尼需要採取更多行動,以實現《巴黎協定》2050年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