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觸覺科技:VR虛擬互動也能真實感受「觸碰」的溫度
南加州大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發的穿戴式觸覺系統,將徹底改變數位世界的互動方式。這項創新技術能讓分隔兩地的人們在虛擬實境中「真實感受」彼此的肢體接觸,為遠距工作、教育醫療等領域開創全新可能。
觸覺是人類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從嬰兒時期到成年階段,肢體接觸不僅能建立信任感,更能調節壓力情緒。但在當今數位化的社會中,人際互動越來越依賴螢幕媒介,這種重要的感官體驗正逐漸消失。
這套由USC維特比工程學院研發的系統,包含裝配微型震動馬達的手套與袖套,能模擬壓力、移動等真實觸感。使用者在共享虛擬空間中,可以實際感受握手、輕拍或擠壓等肢體互動,甚至能觸控虛擬物體並獲得逼真的觸覺回饋。
研究團隊在IEEE世界觸覺研討會上發表的使用者測試顯示,當虛擬互動加入觸覺回饋時,參與者普遍認為體驗更加真實、愉悅且引人入勝。計畫主持人Heather Culbertson教授指出:「現代人花線上上社交的時間不減反增,但憂鬱、焦慮和『肌膚飢渴』現象卻日益嚴重。」
這套系統最多可支援16人同時連線,每位使用者都能以3D虛擬分身的形式,在共享環境中自由移動互動。有別於傳統視訊通話,使用者可以像現實世界般彼此靠近、傳遞物品或進行團隊任務。
主要研發者Premankur Banerjee分享:「這個專案源自最純粹的人性渴望——與思念的人更親近。對我這個離家求學五年的人來說,這不僅是學術研究,更是個人情感寄託。」
實驗資料證實,加入觸覺回饋能顯著提升使用者的臨場感與社交連結度。團隊還深入研究了手勢速度、震動型別等因素對情感體驗的影響,為設計更人性化的虛擬觸覺互動提供關鍵洞見。
Culbertson教授強調:「這項技術需要跨領域專業的完美整合。我們的團隊融合電腦科學、工程學、神經科學、心理學與社會科學,目標是創造出技術完善且情感豐沛的社交體驗。」
在疫情加速數位轉型的當下,這項技術特別具有時代意義。雖然Zoom等平臺維持了人際聯絡,但缺乏肢體互動的本質限制始終存在。研究團隊認為,這項技術雖無法完全取代真實接觸,卻能在物理距離無法克服時,成為增進情感連結的重要媒介。
從醫療照護到遠距辦公,這項突破性技術都展現巨大潛力。讓住院患者能感受家人的撫慰、使分散各地的團隊合作更自然,甚至幫助異地戀人或軍眷維繫情感溫度。「觸覺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元素,」Culbertson教授總結道:「將觸感融入虛擬空間,是我們在數位時代重建深度連結的關鍵一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