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幻情節:科學家於愛爾蘭洞穴發現感染蜘蛛的神秘「殭屍」真菌
科學家鑑定出一種新的真菌——吉貝爾拉·阿滕伯勒菌(Gibellula attenboroughii),它正在感染愛爾蘭洞穴裡的蜘蛛。這種真菌能夠操控蜘蛛的行為,與感染螞蟻的殭屍真菌頗為相似。
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 International)的榮譽研究員哈利·埃文斯博士,率領了一支由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和邱園皇家植物園等專家組成的科學團隊展開研究。該研究旨在鑑定在BBC《冬日守望》系列節目於北愛爾蘭拍攝期間,在一隻蜘蛛身上發現的真菌。
透過形態學和分子分析,研究人員確認這種真菌是一個先前未知的物種。它以BBC自然歷史節目的先驅、廣播員兼自然歷史學家大衛·阿滕伯勒爵士命名。阿滕伯勒爵士曾擔任BBC二臺的主管,協助發展了自然歷史部門,間接促成了如今發現這個新物種的自然系列節目。
隨後,被寄生的蜘蛛被鑑定為圓網洞穴蜘蛛(Metellina merianae,屬於長腳蛛科)。在當地洞穴探險家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在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的洞穴系統中,以及在佔據洞穴內不同生態位的相關蜘蛛——梅塔·梅納爾迪蜘蛛(Meta menardi)身上,發現了更多吉貝爾拉·阿滕伯勒菌的標本。
和最初在火藥庫天花板上發現的標本一樣,所有被感染的蜘蛛都位於洞穴的頂部或牆壁上。這些平時隱居的蜘蛛離開了它們的巢穴或蛛網,遷移到暴露的地方等死,這與先前在巴西大西洋雨林中被蛇形蟲屬真菌感染的螞蟻行為如出一轍。
這種為了有利於真菌孢子擴散而對宿主進行的操控,催生了「殭屍螞蟻真菌」的說法,還促成了許多以殭屍真菌為主題的書籍出版,以及受歡迎的電玩遊戲和電視劇《最後生還者》。此後,在蛇形蟲屬的殭屍螞蟻真菌培養物中,還鑑定出瞭如多巴胺等能夠改變行為的代謝物。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真菌系統學與進化》期刊上。科學家們還利用歷史植物標本館記錄和文獻搜尋,揭示了英國群島吉貝爾拉屬真菌的隱藏多樣性,以及諾福克和威爾士蜘蛛疾病大流行的證據。研究得出結論:這種真菌在蜘蛛種群動態中的作用,以及它們產生的能夠利用如此特定生態位的代謝物,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H. C. Evans、T. Fogg、A. G. Buddie、Y. T. Yeap和J. P. M. Araújo所著的《英國群島的蜘蛛病原真菌屬吉貝爾拉(蟲草菌科:肉座菌目),包括一種感染圓網洞穴蜘蛛(長腳蛛科)的新殭屍物種》,發表於2025年1月24日的《真菌系統學與進化》,DOI: 10.3114/fuse.2025.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