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與子宮頸癌防治:現況如何?
何謂HPV?
HPV是指一群屬於乳頭瘤病毒科的病毒,常透過如陰道、肛門或口交等親密的皮膚接觸感染人類。事實上,HPV是美國最常見的性傳染病,大多數有性行為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都會受到感染。
HPV有許多不同型別,其中一些被視為「高風險」型別,因其與某些癌症有關,包括子宮頸癌、肛門癌、陰道癌以及部分頭頸部癌症。例如,幾乎所有的子宮頸癌都被認為是由長期的高風險HPV感染所引起。
好在由於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90%的感染會在兩年內自行痊癒。然而,有時感染可能持續更長時間,如果是高風險型HPV,其感染細胞時對細胞及其DNA造成的損害,可能導致細胞不受控制地增殖。
免疫系統也可以清除這些異常細胞,但並非總是如此。對於感染高風險HPV的子宮頸細胞,大約五到十年後可能會變成癌前病變。大約15到20年後,如果這些癌前病變細胞未得到治療,就可能發展成子宮頸癌。2022年,全球約有35萬人死於子宮頸癌。
HPV疫苗旨在從源頭阻止病毒感染,以預防與HPV相關的癌症發展。和其他疫苗一樣,它們透過讓免疫系統認為已接觸到真正的病毒,觸發免疫系統產生抗HPV的抗體。
免疫系統會「記住」這種情況,因此,當真正的HPV病毒進入體內時,它就能迅速有效地做出反應,防止全面感染。
就HPV疫苗而言,這是透過純化的、無感染性的L1衣殼蛋白病毒樣顆粒來實現的,衣殼形成包裹病毒遺傳物質的外殼。由於疫苗本身不含有完整的病毒,所以不會使患者感染HPV。例如,卉妍康(Cervarix)疫苗含有HPV 16型和18型的L1蛋白,這兩種型別是大多數與HPV相關癌症的病因。
根據年齡和所接種的特定疫苗等因素,通常接種兩劑或三劑就能有效免疫,不過目前有些疫苗單劑量也被認為有效。
HPV疫苗首次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近20年後,其成效表面上看非常積極。
2024年,蘇格蘭公共衛生部門宣佈,自2008年疫苗接種計劃啟動以來,在已完全接種疫苗的女性中未檢測到子宮頸癌病例。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英格蘭有望在2040年前消除子宮頸癌。自1991年出生的人群中,在引入疫苗後,該病的發病率大幅下降,不過此處的「消除」是指將發病率降至十萬分之四。
美國可能很快也會有類似的情況。最近一項研究發現,2019年至2021年間,25歲以下死於子宮頸癌的女性僅有13人,而1992年至1994年間則有55人。儘管發病率下降還有其他因素,但引入HPV疫苗被認為是主要推動因素之一。
然而,全球情況仍有令人擔憂之處。雖然有幾個國家承諾透過引入HPV疫苗幫助消除子宮頸癌,但截至2023年,9至14歲女孩中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全球比例僅為27%。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達到90%的覆蓋率,從最新資料來看,這似乎不是一個很現實的目標。
但再深入瞭解一下,也不全是絕望。2022年全球覆蓋率僅為20%,這意味著在短短兩年內增長了7%。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如果能保持這一進展速度,世界有望實現2030年的目標,即讓世界各地的所有女孩都能接種HPV疫苗。」
儘管如此,子宮頸癌在某些國家的負擔比其他國家要大得多,因此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時,也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雖然使用疫苗預防疾病是常見做法,但研究人員現在提出,HPV疫苗也可用於在癌前病變細胞惡化之前進行治療。這可以幫助那些有異常細胞的人避免環狀切除等常規治療,後者可能會有感染和疤痕等副作用。
在最近的一項臨床試驗中,科學家旨在研究他們研發的名為Vvax001的治療性HPV疫苗(旨在針對HPV16)能否使一種稱為子宮頸上皮內瘤變3級(CIN3)的癌前病變消退。雖然CIN3是一組異常的癌前細胞,而非癌症,但如果不加以治療,大約三分之一的CIN3病例會在10年內發展成子宮頸癌。
在參與試驗的18名CIN3患者中,有9人接種疫苗後病變有所消退,其中3名患者的病變完全消退。
首席研究員、醫學博士Refika Yigit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據我們所知,這樣的反應率使Vvax001成為迄今為止報道的用於治療與HPV16相關的CIN3病變最有效的治療性疫苗之一。如果在更大規模的試驗中得到證實,我們的研究結果可能意味著至少一半的CIN3患者可以避免手術,並避免所有可能的副作用和併發症。」
所有「解釋性」文章在釋出時均經事實核查員確認無誤。日後可能會對文字、圖片和連結進行編輯、刪除或新增,以確保資訊的時效性。
本文內容不旨在替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如果您對醫療狀況有任何疑問,請始終向合格的醫護人員尋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