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毅力號驚人捕捉:火星塵暴「大吞小」奇景
在火星這顆紅色星球上,塵暴(dust devils)是相當常見的天氣現象。最近NASA的毅力號探測車卻在傑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拍下難得一見的畫面——一個大型塵暴直接「吞噬」了較小的塵暴,這場驚人的互動過程被完整記錄下來。
這段珍貴影像拍攝於2025年1月25日,當時毅力號位於距離現場約1公里處。科學團隊透過導航相機捕捉到這場「塵暴對決」:寬約65公尺的大型塵暴追上了僅5公尺寬的小型塵暴,背景中還能看到另外兩個塵暴正在形成,整個場景宛如火星版的自然奇觀。
科羅拉多州太空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馬克·萊蒙解釋:「這些對流渦旋(即塵暴)就像火星表面的調皮精靈。當兩個塵暴相遇時,可能會互相抵消,也可能合而為一——強者吞噬弱者。」這種現象不僅壯觀,更是研究火星大氣動態的重要線索。
塵暴的形成原理類似地球上的龍捲風:地表受熱的空氣上升,與上層冷空氣對流形成旋轉氣柱。隨著旋轉速度加快,會捲起大量塵埃形成可見的塵暴。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凱蒂·斯塔克·摩根指出:「塵暴對火星天氣影響重大,它們貢獻了大氣中約一半的塵埃,也是判斷風向風速的重要指標。」
自2021年登陸以來,毅力號已多次記錄塵暴現象,包括2021年9月27日首次用麥克風錄下塵暴聲音的歷史性時刻。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NASA的海盜號軌道器就首度拍攝到火星塵暴;90年代的火星探路者號更首次從地表記錄到塵暴掠過的畫面。
要捕捉塵暴影像需要運氣,因為科學家無法預測它們何時出現。毅力號團隊透過持續監測,發現某些時段和方向較常出現塵暴後,就會加強該區域的觀測。萊蒙幽默表示:「別為影片中被吞噬的小塵暴難過,因為那個『兇手』大概幾分鐘後也自行消散了——火星塵暴平均壽命只有10分鐘。」
作為NASA最先進的火星探測車,毅力號肩負著尋找古代微生物證據的重要任務。它不僅首次收集火星岩石樣本以待未來帶回地球分析,更持續研究火星地質與氣候歷史,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鋪路。這場塵暴奇觀的發現,再次證明火星是個充滿驚喜的動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