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現「蟲蟲高塔」奇觀!科學家揭開蚯蚓超個體之謎
地球
06-08
最新研究發現,蚯蚓在自然環境中會形成一種令人驚奇的「高塔」結構,這些蠕動的群落展現出驚人的協調能力,宛如一個超級有機體般集體行動。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的Serena Ding博士團隊歷經數月田野調查,深入果園腐爛水果堆中採集樣本。研究人員Daniela Perez博士興奮表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野外記錄到線蟲形成塔狀結構。過去相關研究都是在實驗室人工環境下進行,我們證實這種行為確實具有生態意義。」
研究團隊發現,這些「蟲塔」具有驚人的環境應變能力。當科學家用玻璃棒碰觸時,整座塔會集體附著上去。更令人驚奇的是,蟲塔能幫助蚯蚓跨越單一個體無法越過的障礙。「最酷的部分是發現這麼簡單的生物如何集體解決複雜問題。」Perez博士補充道。
深入觀察發現,雖然腐果上有各類線蟲,但自然形成的蟲塔都由處於「休眠幼蟲期」的同一物種組成。牠們能協調擺動,並集體搭便車—例如附著在經過的蒼蠅身上移動。「牠們形成一個協調的結構,表現得像超級生物,這實在太令人震撼了!」Ding博士驚嘆道。
實驗室重現實驗顯示,蟲塔最快兩小時就能形成,並維持12小時。期間牠們能完成各種協作任務,包括附著、分離、搭建橋梁等。雖然野外採集的都是休眠幼蟲,但實驗證實成蟲同樣會群聚行動。
研究團隊接下來將重點探究社會行為的演化機制。Perez博士指出:「我們才剛揭開序幕。我們研究的秀麗隱桿線蟲是生物醫學重要模式生物,擁有完整基因圖譜,這給我們很大優勢。」團隊計劃使用螢游標記追蹤個體,並研究機械感覺在蟲塔形成中的作用。
這項突破性研究已發表於《Current Biology》期刊,為理解簡單生物的集體智慧開啟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