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結合日本傳統技法 打造更美味、更人道的新鮮生魚片

AI結合日本傳統技法 打造更美味、更人道的新鮮生魚片

洛杉磯新創公司Shinkei Systems將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應用於生魚片製作,透過創新的「活締處理」技術,不僅提升魚肉品質與儲存期限,更實現人道捕撈的目標。

這家位於加州的公司開發出名為「波賽頓」的AI機器人,專門執行日本傳統的活締處理技術。這種處理方式能顯著改善魚肉口感與風味,延長儲存期限達三倍之久。公司執行長Saif Khawaja表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消費者能在當地超市買到儲存更久、味道更好、且經過人道處理的魚類產品。」

活締處理技術包含三個關鍵步驟:首先用尖刺破壞魚腦,接著切開魚鰓放血,最後將魚體置入冰水中冷卻。這種方法能有效阻止魚體產生壓力激素與乳酸堆積,避免傳統窒息死亡方式導致的肉質劣化。

儘管這種技術在日本高階料亭已使用多年,但在美國卻因人工成本過高而難以普及。Shinkei透過自動化處理成功降低成本,目前已有四臺波賽頓機器人在太平洋與大西洋漁船上運作,預計明年將再增加十臺。

這項技術的研發靈感源自Khawaja個人的經歷。他回憶童年與父親在紅海釣魚時,目睹魚類窒息死亡的過程令他深感不安。在賓州大學攻讀研究所期間,一篇關於魚類無聲痛苦的論文更堅定了他開發人道捕撈技術的決心。

波賽頓機器人體積約與冰箱相當,能於數秒內完成魚類處理程式。透過AI辨識系統,機器可精準定位不同魚種的腦部與魚鰓位置。處理後的魚貨會由Shinkei旗下品牌Seremoni銷售給高階餐廳與零售商,包括米其林星級餐廳Providence都是客戶之一。

Shinkei目前每週在華盛頓州、加州中部與麻薩諸塞州處理數千磅魚貨,今年更計劃擴充套件至阿拉斯加與墨西哥灣。根據漁民反饋改良的第二代機器人,體積縮小一半但處理速度提升兩倍。

現階段經波賽頓處理的黑鱈魚與黑海鱸魚已在Happier Grocery等零售商上架,並供應Atomix、Sushi Zo等高階餐廳。公司預計今年夏季將新增鮭魚與紅鯛魚產品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