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億年前魚類「盔甲」竟是人類牙齒的起源?科學家揭密驚人演化歷程
生物
05-23
最新研究發現,人類敏感的牙齒竟源自4.65億年前已滅絕魚類的「體表盔甲」。這項刊登在《自然》期刊的突破性研究,由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雅拉·哈里迪帶領的團隊完成,揭示了牙齒與遠古生物感應組織間的驚人關聯。
研究團隊原本試圖在寒武紀至奧陶紀(5.41億至4.43億年前)的化石中尋找最早脊椎動物。關鍵線索在於「牙本質小管」的存在——這種鈣化組織在人類牙齒中位於琺瑯質下方,但在遠古魚類身上卻形成體表突起的盔甲結構。
當研究人員用高解析度CT掃描無頜類「第一魚」Anatolepis heintzi時,意外發現看似充滿牙本質的孔洞。進一步比對現代海洋生物與古代化石後,才驚覺這些結構其實更類似螃蟹外殼的感覺器官,證實A. heintzi屬於無脊椎節肢動物,而非脊椎魚類。
這個分類謎團的破解帶來重大發現:遠古脊椎動物與節肢動物竟使用相同的礦化組織來感知環境。隨著演化歷程,這些組織最終發展成牙本質,成為現代人類敏感的牙齒。研究顯示,外骨骼上的感覺結構至少存在4.6億年,後續動物則運用相同的「基因工具箱」發展出牙齒。
哈里迪教授指出:「這證明『牙齒』即使不在口腔內,仍可能具備感覺功能。」研究團隊在論文中強調:「從演化角度來看,口腔牙齒極度敏感的現象不再神秘,而是反映了它們源自早期脊椎動物感覺盔甲的演化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