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馬斯克震撼宣布:人類殖民火星的瘋狂計畫

馬斯克震撼宣布:人類殖民火星的瘋狂計畫

SpaceX最近可說是話題不斷。幾天前,星艦(Starship)第九次試飛以墜落印度洋上空告終;昨日,創辦人兼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卻大膽公布了無人與載人火星探索及殖民計畫。用「野心勃勃」來形容這個時程表,恐怕還太過保守。

火星與地球每780天會進入最佳發射位置,此時兩星球間航行僅需7至10個月,且耗能最少。馬斯克目標是在2026年11月的下個發射窗口讓星艦升空,但他坦言成功率只有五成。

殖民火星的初步規劃包括:明年發射5艘登陸器、2028-2029年發射20艘、2030-2031年增至100艘,到2033年更要達到500艘。首批「乘客」將是去年因遠端操控爭議而備受關注的Optimus機器人。

2028年的任務可能載人,也可能維持無人狀態,但之後肯定會有人類參與。如此密集的發射是為了運送大量物資,讓火星能自給自足。馬斯克坦言:「我估計需要約100萬噸物資,也可能是1000萬噸...希望不要到1億噸。」

這一切的前提是星艦必須具備星際航行、著陸及從其他星球返航的能力。但目前星艦連在地球著陸都尚未成功,前兩次試射更在升空後數分鐘就爆炸。馬斯克卻信心滿滿,聲稱每次測試都在累積經驗,最終要送「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人」上火星。

這個計畫引發諸多疑問:人類為何要去火星?如何安全抵達?在火星如何生存?如何建立自給自足系統?計畫真的可行嗎?

首先,火星並非樂園,而是充滿輻射、土壤含毒且極度寒冷的荒漠。專家凱利·韋納史密斯博士在《火星城市》一書中指出,我們對太空醫學的認知嚴重不足,尤其火星缺乏地球磁層保護,輻射風險難以評估。此外,火星僅有地球40%的重力,對人體影響仍是未知數。

封閉生態系統專家札克·韋納史密斯表示:「目前最大規模的封閉生態實驗僅支持8人生存,我們完全不清楚如何擴大到殖民規模。」

最後是計畫的可行性問題。馬斯克2016年曾預測2018年實現首次無人火星任務,後來延至2020年,並聲稱2024年要送人上火星,結果全部跳票。如今他宣稱新計畫有50%成功率,恐怕仍是過度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