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奇發現!科學家首次錄到鯊魚發出聲音
一直以來,鯊魚被認為是沉默的獵手,依靠隱蔽行動來捕獵和躲避天敵。然而,最新研究卻顛覆了這一認知,科學家首次錄到了鯊魚發出的聲音!這項意外發現發生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海洋實驗室,研究人員在處理一種名為「rig shark」的小型底棲鯊魚時,意外捕捉到了它們發出的「咔嗒」聲。
這項研究發表於《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研究團隊發現,當rig shark被研究人員在水中處理時,會發出重複且一致的點選聲。這些聲音可能是鯊魚在感到壓力或防禦時的反應。研究負責人、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Carolin Nieder表示:「過去我們認為聲音對鯊魚並不重要,但現在看來,這種看法可能並不正確。」
研究團隊在進行例行行為實驗時,意外觀察到10條幼年rig shark在短暫被處理時發出可聽見的點選聲。有趣的是,這些聲音在最初的幾次處理中非常頻繁,但隨著實驗進行逐漸停止。Nieder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鯊魚不再感到生命威脅。在野外,這種聲音可能是幼鯊在被捕食者抓住時,用來分散對方注意力並趁機逃脫的一種策略。
大多數鯊魚被認為是無聲的,因為它們缺乏魚類常用的發聲器官——魚鰾。研究團隊對rig shark進行了微CT掃描和3D重建,也未發現明顯的發聲器官或結構。因此,他們推測這些聲音可能來自於鯊魚咬合牙齒的動作。rig shark的牙齒排列緊密,形狀扁平,適合壓碎硬殼獵物,這種「鋪路石狀牙齒」可能在咬合時產生噪音。
每聲點選持續約48毫秒,音量有時超過155分貝,相當於槍聲的強度。研究團隊觀察到,約70%的點選聲伴隨著鯊魚平靜的搖擺動作,但也有少數點選聲在沒有任何可見動作的情況下發生。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聲音是處理過程中的偶然產物,還是鯊魚的有意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rig shark的聽力範圍主要在1千赫以下,遠低於其點選聲的頻率,這意味著這些聲音不太可能是用於與其他鯊魚溝通。然而,rig shark的一些已知天敵,如紐西蘭海狗,對高頻聲音非常敏感,可能會被這些尖銳的點選聲嚇到或迷惑。
這項研究為鯊魚行為學開啟了新的研究方向。未來的研究可能會針對與rig shark近緣的物種,探討它們是否也能發出聲音,以及這些聲音是否與壓力反應有關。國際自然保護聯盟鯊魚專家組的鯊魚生物學家Adrian Gutteridge表示,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定這些點選聲的用途和意義。
這項發現不僅挑戰了我們對鯊魚的傳統認知,也為海洋生物學家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或許,鯊魚的世界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