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福克蘭狼:1876年人類首次導致犬科動物滅絕的歷史教訓

福克蘭狼:1876年人類首次導致犬科動物滅絕的歷史教訓

1876年,一種獨特的犬科生物從地球上永遠消失-這就是福克蘭狼(Dusicyon australis),牠成為歷史上首個被人類活動直接導致滅絕的犬科物種。

這種生物擁有狼與狐狸的混合特徵,體型與大型狐狸相仿,四肢短小,尾巴蓬鬆且末端帶有醒目的白色尖端。1833年,達爾文搭乘小獵犬號抵達福克蘭群島時,就被這種神秘生物深深吸引。他在1834年的紀錄中寫道:「據我所知,世界上再沒有如此小的離島,卻孕育著如此獨特的大型四足動物。」

直到21世紀,科學界才逐漸釐清福克蘭狼的起源之謎。有別於早期認為牠們是經由陸橋從南美洲遷徙而來的假說,最新研究顯示,很可能在歐洲人到達前,島上就有原住民帶著這些犬科動物在此定居。

然而,還沒等我們完全解開這個謎團,人類就已讓福克蘭狼走向滅絕。達爾文早在其日記中預言:「牠們的數量正在快速減少...待這些島嶼正式開墾後,不出幾年,這種狐狸很可能就會像渡渡鳥一樣,成為從地球上消失的生物。」

達爾文的預言相當準確-1876年,福克蘭狼在野外絕跡。主要原因是獵捕,文獻記載這種狼性格溫順且好奇心強,反而讓牠們更容易被捕殺。毛皮商人與島上居民視牠們為綿羊的威脅,加速了滅絕過程。雖然曾有少數個體被帶到倫敦動物園,但未能成功繁殖,最終這個物種永遠消失了。

這只是人類自16世紀以來導致滅絕的至少680個物種之一,有些學者更認為人類活動正引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福克蘭狼的故事,提醒著我們與自然共存的珍貴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