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2分鐘,破解完美煮蛋秘方!

32分鐘,破解完美煮蛋秘方!

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破解了完美煮蛋的食譜。一項新研究顯示,想要煮出完美的雞蛋,交替使用不同水溫,就能讓蛋黃熟透,而蛋白不會變得像橡皮一樣有韌性。

當雞蛋價格讓你火冒三丈時,確保每顆煮出的雞蛋都達到最佳狀態就顯得尤為重要。但通常蛋白煮好時,蛋黃往往還是一團稀的;等蛋黃煮好了,蛋白又變得有韌性。研究人員2月6日在《通訊工程》期刊上報告稱,解決方法是一種間歇式烹飪法。他們表示,要煮出真正完美的雞蛋,只需要沸水、微溫的水、一顆雞蛋,以及32分鐘的耐心。

義大利那不勒斯費德里科二世大學的化學工程師埃米利亞·迪·洛倫佐指出,煮雞蛋的難點在於,蛋黃和蛋白的成分不同。結果就是,雞蛋各部分的蛋白質在不同溫度下會變性,也就是分解。蛋黃蛋白在65攝氏度時煮熟,而蛋白中的蛋白質則在85攝氏度時煮熟。

對同一物體的兩部分以不同溫度加熱這一挑戰,吸引了那不勒斯費德里科二世大學的材料科學家埃內斯托·迪·馬約。他的實驗室主要研究改變邊界條件,也就是改變溫度、壓力或其他條件,在塑膠等材料中創造出兩種不同的內部過程。

他回憶道,當時一位同事告訴他:「你知道嗎,義大利有個廚師,他賣的單顆雞蛋料理要80歐元。」「這個廚師把蛋白和蛋黃分開,以兩種不同的最佳溫度分別烹煮,然後再用精美的方式把它們和其他食材搭配在一起。」當同事跟迪·馬約說起這道昂貴的料理時,「我很自然地就想到,要把我們對塑膠成型的知識應用到雞蛋上。」

迪·洛倫佐、迪·馬約及其同事對蛋白和蛋黃內部的熱傳遞進行了數學和計算建模,並模擬了不同時間和溫度對內部物質的影響。他們發現,間歇式烹飪,也就是在100攝氏度和30攝氏度之間反覆改變溫度,能讓蛋黃和蛋白在不同時間達到不同的溫度。

迪·馬約說:「當你改變邊界條件時,熱量會反向流動,所以熱流會從正向變為負向,反之亦然。經過幾個迴圈後,你就能得到這個問題的穩態解,這會讓蛋黃保持相對恆定的溫度,而蛋白的溫度則在30攝氏度到100攝氏度之間變化。」

隨後,研究人員開始煮真正的雞蛋。他們將間歇式烹煮的雞蛋與生雞蛋、全熟蛋、半熟蛋和低溫慢煮蛋進行了比較。研究團隊用光譜學以及硬度、咀嚼度和黏性測試來檢查結果,還請了一個由8名感官專家組成的小組,對雞蛋的味道、氣味、濕度等進行評估。間歇式烹煮的雞蛋,其蛋白與半熟蛋相當,但蛋黃最接近低溫慢煮蛋。

以下是最終的食譜:準備一鍋沸水和一鍋30攝氏度的水。將雞蛋放入沸水中煮2分鐘,然後轉移到30攝氏度的水中煮2分鐘。重複這個過程8次,總共32分鐘。

芝加哥麥肯食品公司的食品科學家兼創新高階主管塞薩爾·維加說:「看到人們如此認真地對待食物,真是令人耳目一新。這讓我不禁思考,這項技術在食品領域有什麼意義呢?」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這麼興奮。雖然迪·洛倫佐覺得這項研究很有趣,但她很感激有人代她進行口味測試。她說:「雞蛋不是我最喜歡的食物,但我為了科學吃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