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阿拉伯古鈸揭密:四千年前的跨文化音樂交流

阿拉伯古鈸揭密:四千年前的跨文化音樂交流

考古學家在阿曼達赫瓦遺址出土的一對青銅時代銅鈸,揭示了四千年前阿拉伯半島與南亞之間驚人的文化交流。這項發現不僅改寫了我們對古代貿易網路的認知,更展現了儀式音樂在跨文化連結中的關鍵角色。

由阿曼蘇丹卡布斯大學考古團隊領軍的挖掘工作,在達赫瓦現代村落附近的古聚落遺址中,發現了這兩件極具文化意義的樂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銅鈸的外形與巴基斯坦印度河谷文明出土的文物極為相似,但化學分析卻顯示它們使用的是阿曼當地的銅礦原料。

這項發表於《Antiquity》期刊的研究指出,古代阿拉伯灣兩岸的社群交流,不僅限於陶器、珠寶和刀具等貿易物品,更包含了深層的儀式傳統與宗教信仰。考古團隊推測,這種文化影響力在古代社會間建立了緊密的連結。

研究主持人哈立德·道格拉斯表示:「達赫瓦銅鈸的使用場景,可能是從阿拉伯半島東南部傳入印度河谷,也可能是反向傳播。」目前學界對這種文化交流的方向仍未有定論。先前基因證據顯示,印度河谷文明的成員曾向西遷徙,最遠到達伊朗東部。

值得注意的是,考古團隊在遺址中一棟矩形建築的角落發現這對銅鈸,它們被疊放在石板下方,可能是作為獻給神明的祭品。研究人員推測,這棟建築物當年可能舉行過結合音樂、吟唱和舞蹈的宗教儀式。

從中東到南亞的青銅時代遺址中,經常可見描述鈸演奏者的文字記錄和藝術形象。這種樂器通常與鼓等其他樂器一起出現在寺廟慶典等宗教場合。而帶有浮雕裝飾的鈸,在中東和伊朗地區可追溯至約3500年前。

這項發現不僅填補了古代音樂史的重要空白,更讓我們得以一窺青銅時代人們如何透過共同的儀式實踐,建立起跨越地理阻隔的文化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