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研發「睡眠腦波刺激器」 助胎兒酒精症候群兒童改善ADHD症狀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健康研究中心正展開一項突破性臨床試驗,測試一款可在睡眠時溫和刺激神經的可穿戴裝置,是否能改善因產前酒精暴露導致ADHD症狀的兒童。這項非侵入性療法透過刺激與注意力相關的三叉神經,有望為現有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新選擇。
研究顯示,產前接觸酒精會大幅增加兒童出現ADHD類似症狀的風險,包括過動、衝動及執行功能障礙等問題。在美國,約5%兒童受此影響,其中多數會出現認知與行為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患者對常規ADHD治療(如精神刺激藥物)反應通常不佳,使得症狀更難控制。
這項為期兩年的研究由UCLA兒童精神科副教授Joseph O'Neill主導,將評估「三叉神經刺激療法」(TNS)的療效。家長只需在孩子睡前將電極片貼於額頭,裝置會在夜間釋放微量電流刺激神經,活化大腦注意力相關區域。美國FDA已於2019年核准首款TNS裝置用於7-12歲ADHD兒童,但對產前酒精暴露患者的療效尚屬首次研究。
O'Neill教授強調:「這些孩子的ADHD症狀往往對常規藥物治療無效,我們迫切需要開發新療法。這項安全性高的創新治療在一般ADHD兒童已見成效,現在我們期待驗證它對特殊族群的幫助。」
這項獲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酒精中毒研究所35萬美元資助的試驗,將招募30名8-12歲產前酒精暴露兒童。受試家庭將使用由NeuroSigma公司研發的Monarch eTNS裝置進行為期四周的夜間治療,並記錄孩子的執行功能、睡眠品質與副作用。若初步結果樂觀,後續將展開規模達210萬美元、為期三年的隨機交叉臨床試驗。
共同主持人、UCLA醫學院榮譽教授Mary O'Connor表示:「這些孩子對社會有巨大貢獻,我們希望這項創新研究能為受產前酒精暴露困擾的家庭帶來曙光。」目前試驗招募持續進行中,有興趣的家長可透過電子郵件ChildBrainStudy@mednet.ucla.edu或致電(310)267-2710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