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黑市減重藥亂象:當GLP-1藥物成為地下經濟熱門商品
美國FDA藥物短缺名單解除後,GLP-1類減重藥物反而引爆更嚴重的非法交易問題。本文揭露藥師與毒物專家最擔憂的用藥危機,以及70歲婦人如何靠「非正規管道」藥物重獲新生的真實故事。
2022年底,毒物專家Joseph Lambson接到一通不尋常的來電。猶他州毒物控制中心的同事發現,多名患者出現施打10倍劑量semaglutide的離奇案例。這種用於糖尿病藥物Ozempic和減重神藥Wegovy的關鍵成分,原本該以預填式注射筆精準給藥。
「我立刻意識到這是調劑藥房的產物。」Lambson解釋。當原廠藥供不應求時,複合藥房會自行調配學名藥。但問題在於:這些未經標準化製程的藥物,導致患者出現嚴重嘔吐、腹瀉等過量反應。更令人憂心的是,有些消費者根本不懂如何換算注射劑量。
2023年《臨床毒理學》期刊記載,曾有患者誤將20倍劑量注入體內。這類GLP-1受體促效劑即使用於正規治療,也可能引發胃輕癱、憩室炎等副作用。當患者必須自行操作針劑時,風險更直線攀升。
70歲的Melanie正是複合藥物的使用者。經歷更年期後體重暴增到79公斤,她試遍各種療法無效,最後透過遠距醫療取得tirzepatide。驚人的是,用藥兩週就減去4公斤,三個月後更回到52公斤的理想體重。「連最愛的冰淇淋都變得甜到噁心」她描述藥物如何改變大腦對食物的渴望。
但Melanie的幸運案例背後,藏著更黑暗的現實。毒物控制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全美GLP-1相關中毒通報較2019年暴增850%。加州大學研究團隊測試網路販售的「實驗用」肽類原料,發現純度最低僅7.7%,還混有內毒素汙染。
「這根本是拿人體當白老鼠」毒理學家White痛陳。他在調查中發現,38家宣稱「僅供研究」的網站,沒有一家真的驗證買家身分。更荒謬的是,這些標榜科研用途的商品頁面,竟充斥著減肥成效見證。
隨著原廠藥定價仍高達每月3萬新臺幣以上,地下市場的百元美金劣質肽類持續誘惑著絕望的消費者。在臉書秘密社團裡,網友用「S$ma」「T!rz」等代號交流注射心得,甚至搶先試用尚在臨床階段的retatrutide。
「我不能回到那個病痛纏身的自己」Melanie道出所有使用者的心聲。當醫療體系無法提供安全可負擔的選擇時,這場賭上性命的減重革命,正在法律灰色地帶瘋狂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