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地中海史前航海大發現:8,500年前人類已能橫渡百公里遠徵馬爾他

地中海史前航海大發現:8,500年前人類已能橫渡百公里遠徵馬爾他

最新研究顛覆學界認知!考古團隊在馬爾他拉特尼賈洞穴發現中石器時代人類活動證據,證實狩獵採集者早在8,500年前就具備橫渡100公里開放海域的能力,比原先認定的農業時代航海技術出現時間整整提早了1,000年。

過去學界普遍認為,偏遠島嶼是人類最後抵達的自然環境,必須等到農業技術發展後才有能力進行遠洋航行。但這項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突破性研究,徹底改寫了人類航海史的時間軸。

馬爾他大學尼古拉斯·維拉教授解釋:「這些早期航海者可能僅靠簡易的獨木舟,利用海流、季風、星象導航等技術,以時速約4公里的速度完成這項壯舉。即使在白晝最長的夏季,他們仍需在漆黑的海面上航行數小時。」

由馬克斯·普朗克地質人類學研究所埃莉諾·塞裡教授領軍的國際團隊,在馬爾他北部梅利哈地區的拉特尼賈洞穴中,發現大量石器工具、爐灶遺跡與烹煮過的食物殘渣。塞裡教授指出:「我們找到豐富的野生動物證據,包括當時理應滅絕的紅鹿。這些狩獵者同時獵捕烏龜、大型鳥類等現已絕種的生物。」

研究共同作者詹姆斯·布林克霍恩博士補充:「團隊還發現明確的海洋資源利用證據,包括海豹、石斑魚等魚類遺骸,以及數以千計經烹煮的食用性海螺、螃蟹與海膽。」

這些發現不僅將馬爾他史前史推前千年,更引發學界重新思考:地中海島嶼特有物種滅絕是否與早期人類活動有關?中石器時代社群是否已透過航海建立跨海聯絡?

該研究獲得馬爾他文化遺產監管局支援,並由歐洲研究委員會與馬爾他大學研究卓越獎資助,為理解歐洲最後狩獵採集者的航海技術、生態影響與社會連結開啟全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