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MI:HDMI的強勁接班人?影音傳輸新標準大解析
對於科技愛好者來說,GPMI這個新名詞可能既熟悉又陌生。這組字母究竟代表什麼?它為何可能成為HDMI的接班人?讓我們一探究竟。
HDMI(高畫質多媒體介面)自2002年問世以來,已成為影音裝置的標準配備。從電視、顯示器到投影裝置,幾乎所有螢幕裝置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經過多年演進,最新版HDMI 2.2傳輸速率已達96Gbps,遠超初代的4.95Gbps。
HDMI之所以能取代DVI成為主流,關鍵在於它整合了音訊與視訊傳輸、支援跨廠商裝置通訊(CEC功能),並內建數位版權保護技術。正如M2 Research總裁Wanda Meloni所言:「HDMI是首個獲得整個消費電子產業鏈支援的影音標準。」
然而HDMI並非完美無缺。作為專利技術,廠商需支付授權費用;且隨著影音規格不斷提升,即使96Gbps的頻寬也可能很快不敷使用。這正是GPMI(通用媒體介面)登場的契機。
由中國深圳8K超高畫質影片產業聯盟推出的GPMI,傳輸速率高達192Gbps,是HDMI 2.2的兩倍,同時能提供480瓦電力供應。華為、海信、TCL等中國大廠已表態支援,且獲得USB協會認證,理論上應具備良好的相容性。
值得注意的是,GPMI提供兩種規格:Type-B接頭可實現完整效能,而USB-C版本則僅有半數規格。業界推測,此設計可能是為了確保與USB 4的相容性,或是建立市場主導地位。
半導體公司海思在宣告中強調:「GPMI整合了影音傳輸、資料互動、網路連線與電力供應功能,單一介面即可滿足全方位需求。」即使僅採用USB-C規格,其傳輸速率仍與HDMI 2.2相當,且具備供電優勢與菊花鏈網路技術潛力。
但消費者何時能買到支援GPMI的產品?短期內恐怕不易。目前僅有原型機訊息,且主要侷限於中國市場。全球電視市佔率合計達50%的三星、LG、索尼等大廠尚未表態支援,加上現有HDMI與USB-C已能滿足多數需求,GPMI要全面普及仍需時日。
對科技迷來說,GPMI無疑是令人興奮的新選擇。但除非您計畫在客廳裝設8K環繞嗅覺電視,否則現階段還不必急著更換家中裝置。或許五年後,當影音規格再次飛躍時,GPMI才會真正展現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