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健康數據遭竄改?研究揭93%資料集「性別」欄位被動手腳
醫學
07-11
美國學界最新研究發現,聯邦政府健康數據庫出現大量未經標註的內容修改,其中「性別」(gender)欄位被系統性替換為「生理性別」(sex)的現象特別引人注目。這項刊登在《刺胳針》期刊的研究,由波士頓大學法學院教授珍妮特·弗萊利希與哈佛醫學院教授亞倫·凱塞爾海姆共同完成。
研究團隊檢視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及退伍軍人事務部共232組數據集,發現這些在2025年1月至3月間異常更動的資料中,有114組(49%)出現「實質性修改」,但僅15組標示變更紀錄。更驚人的是,其中106組(93%)將「性別」用詞統一替換為「生理性別」。
研究人員推測,此舉可能與總統行政命令要求刪除「推廣性別意識形態」內容有關。但兩位學者強調,這種修改絕非無關緊要:首先可能影響數據準確性——受訪者對「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的回答本質不同;其次會削弱公眾對科學數據的信任,進而影響醫療決策品質。
「當健康數據被秘密更動,不僅可能導致研究結論失真,更會動搖民眾對公共衛生體系的信心。」研究報告指出,這種做法恐使國際學界對美國政府數據庫產生戒心,影響全球科研合作。
儘管研究存在未進行「評估者間信度檢驗」等限制,但學者強調核心問題在於透明度不足。他們建議政府應明確標註數據修改紀錄,並採用最精確的術語,「唯有公開透明,才能維持數據庫的公信力與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