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發現!天文學家確認第三個星際來客:3I/ATLAS彗星
繼星際天體1I/ʻOumuamua和星際彗星2I/Borisov之後,3I/ATLAS成為第三個、同時也是第二顆被確認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
這張由智利Rio Hurtado的iTelescope.Net T72望遠鏡於2025年7月2日拍攝的影像,清楚捕捉到這顆神秘的星際彗星3I/ATLAS。影像來源:Filipp Romanov / CC BY-SA 4.0。
3I/ATLAS是由美國NASA資助的ATLAS(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警報系統)望遠鏡,於2025年7月1日在智利Rio Hurtado首次發現。
這顆來自人馬座方向的星際彗星,目前距離地球約6.7億公里(4.2億英里)。
NASA天文學家在宣告中表示:「自首次報告以來,我們已從全球三臺不同ATLAS望遠鏡和加州聖地牙哥郡帕洛瑪天文臺Zwicky瞬變設施的檔案中,收集到發現前的觀測資料。這些『前發現』觀測可追溯至2025年6月14日。」
這顆彗星也被命名為C/2025 N1 (ATLAS)和A11pl3Z,目前距太陽約4.5天文單位(6.7億公里)。它對地球完全無害,與地球最近距離將保持在至少1.6天文單位(2.4億公里)。
預計將在2025年10月30日前後到達近日點,距離太陽僅1.4天文單位(2.1億公里)——剛好在火星軌道內側。
全球天文學家正在積極研究其大小和物理特性。哈佛大學天文學系主任Avi Loeb教授在其部落格中分析:「若3I/ATLAS的亮度來自典型的10%反照率陽光反射,那麼其直徑約20公里,比'Oumuamua估算長度大100-200倍,更比Borisov彗核大50-100倍。若是岩石構成,其質量更超過'Oumumua千萬倍,至少是Borisov彗核的十萬倍。」
這項發現令人驚訝,因為理論上大質量天體應該更為罕見。Loeb教授指出:「根據太陽系主小行星帶資料推測,像3I/ATLAS這樣大質量的天體,應該每百萬個'Oumuamua大小的天體才會出現一個。」
地面望遠鏡可持續觀測3I/ATLAS至2025年9月,之後因過於接近太陽而暫時無法觀測。預計12月初將在太陽另一側重新出現。
Loeb教授補充:「從運動方向判斷,3I/ATLAS似乎是從銀河系薄盤恆星區,以175度傾角的逆行軌道接近。未來數月,我們將透過智利維拉·魯賓天文臺等地面望遠鏡,甚至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獲取更多資料,進一步瞭解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