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型演化:曾在歐亞大陸區分尼安德特人和智人
尼安德特人滅絕,血液是其中一個因素嗎?最新研究顯示,智人在離開非洲後,於七萬到四萬五千年間,在擴散至歐亞大陸之前,血型發生了巨大變化。
人的血型取決於紅血球表面特定抗原(蛋白質或糖分)的有無,這些抗原是透過基因從父母那裡遺傳而來。血型不僅決定了你可以接受誰的輸血或器官捐贈,也能為人類遠古歷史提供線索。儘管如此,古代人類族群的紅血球血型系統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個謎。
在一項新研究中,法國艾克斯 - 馬賽大學的科學家,對22名智人和14名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進行了定序,這些樣本來自歐亞大陸,年代介於十二萬到兩萬年前,目的是瞭解決定他們血型的基因。
科學家們很好奇,在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在札格洛斯山脈和黎凡特地區相遇並大量雜交的時期,這兩個物種是否共享血型多樣性。
研究結果顯示,智人遷出非洲進入歐亞大陸後不久,就演化出了Rh血型系統的新基因變異(包括RHD和RHCE等位基因)。這些新等位基因在尼安德特人身上並不存在,畢竟在智人到來之前,尼安德特人已在歐亞大陸生活了數十萬年。
此外,現代撒哈拉以南非洲族群也不存在這些新的Rh等位基因,這進一步表明,部分智人在遷出非洲後,基因變化一定是迅速演化的。
研究人員還鑑定出三種如今人類身上已不存在的古代血型特徵,它們可能源自一個已滅絕的血脈,並未延續到現存的現代族群中。
簡單來說,Rh血型系統取決於紅血球外部發現的某些型別的蛋白質。人可以是Rh陽性(紅血球上有 『D』 抗原)或Rh陰性(無D抗原)。然而,Rh血型有許多不同型別,涉及略有不同的表面抗原,如RhCE和RhDCE 。
Rh蛋白的確切作用尚未完全明瞭。雖然有人認為它可能參與血液中銨的運輸和酸鹼度的調節,但其更廣泛的生理意義仍在研究中。
儘管如此,瞭解這項研究中鑑定出的Rh等位基因,對輸血和孕期監測等應用至關重要。
一系列不幸因素可能導致了尼安德特人的滅絕,Rh等位基因有可能為在歐亞大陸新環境中面臨不同選擇壓力的智人提供了進化優勢。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艾克斯 - 馬賽大學的遺傳學家斯特凡·馬齊埃爾向《生活科學》表示:『任何尼安德特女性與智人或丹尼索瓦男性近親繁殖的情況下,新生兒都有很高的溶血癥(紅血球異常分解)風險。』
馬齊埃爾稱:『這可能是導致尼安德特人種群滅亡的原因之一。』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