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第一本禁書:揭開清教徒與「叛逆領主」的禁忌之戰
生物
03-30
1637年,英國德文郡出身的律師兼社會改革家湯瑪斯·莫頓,出版了一本名為《新英格蘭迦南》的爭議著作。這本書直指麻薩諸塞灣殖民地清教徒群體的弊端,最終成為美洲史上首部遭官方查禁的出版物。這段歷史不僅揭露早期殖民地的文化衝突,更預示了美國言論自由與宗教權威的永恆辯題。
莫頓絕非單純的受害者。早在1624年隨清教徒移民美洲後,這位「麻煩製造者」就因建立梅里芒特殖民地(今昆西市)與主流價值背道而馳。當清教徒致力建立宗教烏託邦時,他卻熱衷商業開發;更挑釁的是,他與原住民發展密切貿易關係,甚至提供火器交易——儘管他仍沿用「野蠻人」這類殖民者慣用詞彙,但相較將原住民視為「待拯救異教徒」的清教徒,其態度已顯激進。
衝突在1627年達到頂點。莫頓在梅里芒特豎立五月柱(傳統慶典象徵),舉辦狂歡活動,這在禁絕世俗娛樂的清教徒眼中無異於「惡魔儀式」。當時殖民地總督威廉·佈雷德福更直指他是「混亂之王」,指控其生活方式威脅宗教共同體純潔性。1628年,清教徒民兵領袖邁爾斯·斯坦迪什率眾摧毀五月柱,並以「販售武器給原住民」罪名將莫頓流放至新罕布夏外海荒島。
戲劇性的是,莫頓竟奇蹟生還並返英控告麻薩諸塞灣公司。這場訴訟催生出《新英格蘭迦南》,書中痛批清教徒是「殘暴偽善的宗教狂熱分子」,更諷刺其神權統治不如原住民社會和諧。1633年首度嘗試出版時,清教徒代理人成功阻撓印刷;直到1637年於阿姆斯特丹出版後,該書立即遭殖民地當局列為禁書,嚴防其動搖統治威信。
這起禁書事件暴露了清教社會的深層矛盾:當權者對異見的恐懼、不同殖民理念的角力,以及宗教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莫頓的遭遇與其著作的命運,恰如美洲文明基因中自由與壓制的首次交鋒,其歷史迴響至今未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