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飆漲下的創新解方:3D列印、模組化住宅與麻建材的崛起
隨著美國租金價格不斷攀升,建築業者開始尋求創新的方式來增加住宅供應,從3D列印到室內工廠組裝住宅,甚至使用大麻的親戚——工業大麻來製作建築牆體材料。這些創新都是為了應對美國數百萬戶住宅短缺的問題,這一短缺導致房價飆漲,並使數百萬人陷入貧困。
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代理部長Adrianne Todman表示:「無論是購買還是租賃,住宅供應都不足。句點。」她認為,擁抱這些創新技術是快速增加住宅供應的一種方式,並感嘆如果當初能更積極地採用這類住宅,現在的住房情況可能會大不相同。
那麼,這些新建築方式究竟是什麼?它們能否降低新建住宅的成本,從而減少租金壓力?
在一個巨大的金屬廠房內,Eric Schaefer站在一排模組化住宅前,這些住宅像汽車一樣在生產線上移動。工人們在不同的工作站鋪設地板、搭建框架、安裝屋頂和乾牆。從電線到水管再到廚房檯面,所有設施都在住宅被包裝並準備運送前完成。
位於科羅拉多洛磯山脈的Fading West公司,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已生產了超過500戶住宅,每戶住宅僅需五到七天即可建成,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季也不例外。這些模組化住宅在工廠內完成約90%的組裝,運送到目的地後,六週內即可入住。
該公司與城鎮、縣政府及住房非營利組織合作,主要為那些被高房價擠出豪華山區城鎮的工人提供可負擔的住宅。例如,在靠近Vail滑雪勝地的Eagle鎮,Fading West與Habitat for Humanity合作,為教師和其他學區員工提供租金合理的模組化住宅。這些住宅雖然面積較小,但可以是多戶型或單戶型。
Schaefer指出,模組化住宅的建造速度更快,而速度的提升意味著成本的降低,這有助於解決可負擔住房危機。然而,建造工廠的前期成本高昂,且缺乏州和聯邦的投資支援。此外,各地建築法規的差異也增加了建造的難度,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要求進行調整。
與模組化住宅類似的是製造住宅,但後者建在類似拖車的底盤上,不受當地建築法規的限制。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2024年約有10萬戶製造住宅運送到各州,比十年前的6萬戶大幅增加,而模組化住宅的年產量通常低於2萬戶。
3D列印技術也被應用於住宅建造。一臺配備軟管和噴嘴的電腦控制機械臂來回移動,擠出一層層混凝土,快速建造出牆體,甚至能形成弧形牆面。VeroTouch公司的CEO Grant Hamel表示,這項技術最終可能降低勞動成本並縮短建造時間,但要對住房危機產生顯著影響,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然而,3D列印裝置和相關技術人員的成本高昂,且該技術尚未被國際建築法規認可,這增加了應用的難度。此外,3D列印目前主要適用於單層結構,除非與傳統建築方法結合使用。
另一項創新是使用工業大麻來建造牆體。大麻與石灰等材料混合,形成「麻混凝土」,這種天然絕緣材料具有防黴和防火的特性,可以同時作為外牆、絕緣層和內牆使用。雖然麻混凝土仍需要木質框架,但它將三種牆體元件合而為一,大幅簡化了建造過程。
工業大麻的種植週期短,一英畝土地在幾個月內就能生產出足夠的麻混凝土原料,而樹木則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長成。儘管工業大麻與大麻同屬大麻科,但其精神活性成分THC含量極低。2018年,美國國會透過法案,允許特定種類的工業大麻生產。2023年,國際規範委員會將麻混凝土納入絕緣材料規範。
然而,工業大麻種植的合法性問題以及加工裝置的高成本,限制了麻混凝土在住宅建造中的廣泛應用。儘管如此,專家認為,麻混凝土的未來前景光明。
總的來說,這些創新技術為解決住房危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要真正實現大規模應用,還需要克服成本、法規和技術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