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望遠鏡捕捉160萬年古星團 揭開星系形成之謎
太空
07-15
美國航太總署(NASA)與歐洲太空總署(ESA)合作的哈伯太空望遠鏡,近日拍攝到劍魚座中編號NGC 1786的球狀星團震撼影像。
這張色彩絢麗的影像拍攝距離地球約16.3萬光年,由哈伯第三代廣域相機(WFC3)透過紫外線、可見光與近紅外線波段的多重濾鏡拍攝後合成。天文學家運用不同色調呈現各濾鏡拍攝的單色影像,最終組合成這幅令人驚嘆的宇宙奇觀。
球狀星團是由數十萬甚至上百萬顆古老恆星組成的緻密結構,直徑約100-200光年。由於星團中心質量極大,強大的重力將恆星向內牽引,形成球狀的恆星集團。
這些星團堪稱宇宙最古老的天體之一,是星系形成初期的活化石。天文學家認為,每個星系都擁有自己的球狀星團家族。我們鄰近的矮星系「大麥哲倫雲」就擁有約60個球狀星團,NGC 1786正是其中之一。
這個編號ESO 56-39的星團,最早由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於1835年12月20日發現。哈伯團隊表示:「這項觀測計劃主要比較鄰近矮星系(包括大麥哲倫雲、小麥哲倫雲及天爐座矮橢球星系)與銀河系中的古老球狀星團。」
「銀河系擁有超過150個這類古老緻密的恆星集團,透過哈伯望遠鏡前所未有的高畫質影像,我們得以深入解析它們的奧秘。」天文學家補充:「這些穩定長壽的星團就像宇宙時光膠囊,封存著星系形成初期的恆星樣貌。」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認為球狀星團中的恆星都是同時形成,但最新研究卻發現銀河系古老星團中存在不同年齡的多重恆星族群。天文學家強調:「要將球狀星團作為宇宙歷史標記,必須先釐清它們的形成機制與多齡恆星的來源。」
這項觀測計劃特別鎖定NGC 1786等外部星系的古老星團,探究是否同樣存在多重恆星族群。研究結果不僅能解開大麥哲倫雲的形成之謎,更能幫助我們理解銀河系的演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