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慧節能駕駛:AI技術讓臺灣交通碳排減少22%的關鍵解方

智慧節能駕駛:AI技術讓臺灣交通碳排減少22%的關鍵解方

每個駕駛人都有在紅綠燈前苦等好幾個迴圈的經驗,這種停等不僅消磨耐心,更驚人的是研究顯示,美國陸運交通中高達15%的二氧化碳排放竟來自車輛空轉怠速。

MIT研究團隊運用深度強化學習這項尖端AI技術,針對美國三大城市進行大規模模擬研究,發現只要調整駕駛行為,就能顯著降低車輛碳排。這套「生態駕駛」(eco-driving)系統能動態調整車速,減少不必要的煞停與加速。

研究資料令人振奮:全面實施生態駕駛可使城市十字路口的年碳排量減少11%至22%,且完全不影響交通流量與行車安全。更棒的是,就算只有10%車輛採用,也能達成25%至50%的減排效果。

研究主持人、MIT土木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Cathy Wu指出:「這只是冰山一角。我們證明現代機器學習工具能加速社會技術決策分析。」團隊歷時四年完成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已發表於《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期刊。

生態駕駛的具體做法可分階段實施:短期可在車輛儀錶板或手機APP提供速限指引;長期則透過車聯網系統,直接控制半自動或全自動駕駛車輛的加減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在20%的十字路口動態最佳化速限,就能獲得70%的減排效益。

研究團隊建立包含33項影響因素的完整模型,並為亞特蘭大、舊金山和洛杉磯的6,000多個路口建立數位分身,模擬超過百萬種交通情境。透過AI技術,讓車輛在虛擬環境中反覆嘗試最節能的駕駛模式。

有趣的是,不同城市效益各異:像舊金山這類街區密集的城市,減排空間較小;而限速較高的亞特蘭大則效果更顯著。研究還發現,當生態駕駛車輛最佳化車速平順透過路口時,後方傳統車輛也會不自覺地跟隨這種節能模式。

這項技術若與油電混合車、電動車等低碳運具搭配,減排效果更加乘。以舊金山為例,20%生態駕駛能減少7%碳排,若結合電動車推廣,減排幅度可達17%。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Hesham Rakha評論:「這項研究為生態駕駛效益評估奠定重要基準。」

Cathy Wu強調:「這幾乎是零成本的介入方案。我們車上已有智慧手機,自動駕駛技術也快速普及。生態駕駛正是那種簡單易行、立即可推的解決方案。」隨著臺灣積極推動淨零轉型,這項AI智慧駕駛技術無疑是城市減碳的新利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