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揭密太陽系矮行星:從冥王星到潛在數百顆的宇宙之謎

揭密太陽系矮行星:從冥王星到潛在數百顆的宇宙之謎

你知道太陽系究竟有多少顆矮行星嗎?隨著2017 OF201的最新發現,這個數字可能落在5到18顆之間,甚至還有數百顆等待被發現的天體,端看你詢問哪位天文學家。

2006年,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的事件引發熱議。時至今日,它雖仍是最著名的矮行星代表,但太陽系中其實存在著其他同類天體,甚至可能有數百顆尚未被觀測到。

究竟什麼是矮行星?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定義,這類天體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中的兩項:繞行太陽、具有近似球體的外形,以及能清除軌道附近其他天體。冥王星等矮行星因位處充滿冰狀碎片的古柏帶,僅符合前兩項標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文學家Mathew Yu解釋:「觀測矮行星面臨三大挑戰:距離太陽遙遠導致反光微弱、部分表面反射率低,以及公轉週期長達數百年,在星空背景中移動緩慢。」這些特性使得即使使用最先進的望遠鏡,也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

1990至2000年代望遠鏡技術突破後,天文學家陸續在古柏帶發現多顆大型天體,包括妊神星、鳥神星、創神星、賽德娜等。這促使IAU在2006年正式建立「矮行星」這個新分類。

目前IAU官方承認的矮行星僅有五顆:古柏帶的冥王星、妊神星、鳥神星、鬩神星,以及小行星帶的穀神星。但實際觀測的天文學家普遍認可九顆,加上共工星、創神星等天體。2016年透過NASA望遠鏡確認的共工星,目前仍在等待IAU的最終認定。

更令人興奮的是,2025年6月科學家透過新演算法分析舊資料,發現了可能的新成員2017 OF201。若計入所有候選天體,太陽系的矮行星數量可能超過18顆。隨著觀測技術持續進步,這個數字未來或許會暴增至數百甚至數千顆,持續改寫我們對太陽系的理解。